![湘教版数学七上有理数加法1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403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湘教版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湘教版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共3页。
授课时间 2021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备 课 组名 称初 年级 备课组备课组长: 组员: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4,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间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难点: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教学辅导材料与手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反思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回顾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马路上,仼取一个点0.若向东走1Km记为1,则向西走1Km记为-1,小丽从0点出发,先向西走了2Km,然后继续向西走了3Km,两次行走后,小丽从O点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Km?如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呢? 师:如何进行类似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与大家探讨的问题.(出示课题))1、解决引入课题中的"问题"2、若小丽从0点出发,先向东走3Km,再继续向东走5Km,小丽两次从0点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Km?(思考:请同学们想想,小丽在这条路上还可以怎么走?你能列岀算式吗?如何 计算呢?) 学生相互交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把两个有理数相加归纳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这三种情况. 3、观察以上的式子你能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吗? . (1)(小组合作)把我们已经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并求出结果,解释它的意义. (2)交流汇报.(对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数轴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算式由教师写在黑板上)(3)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符号,绝对值)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 解决问题 例1计算:(1)(-3)+(-9); (2)(-5)+13;(3)0十(-7); (4)(-4.7)+3.9. 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运算所依据的法则.请同学们比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与小学时候学的加法有什么异同?(如:有理数加法计算中要注意符号,和不一定大于加数等等) 学生活动: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用到有理数加法的例子。 .教科书第21页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己总结。 读教科书第20~22页,教科书第27习题1.4第1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感受到有理数相加的几种不同情形,并能将它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小组交流合作. 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小组合作交流,并在交流中获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理解记忆法则内容 学生试做。掌握书写格式 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法则:1:两个负数陷相加,结果是负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当两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减法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加法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