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4.1 天气和气候-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1413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气,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章是本册教材重点及难点都很集中的一章,在地理基础教学中地位非常重要。本节内容是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第一课,是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其作用更为突出。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主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课改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改理念。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关注生命,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且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3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 、学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读卫星云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记忆天气预报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和气候等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他们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1、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
2、读懂天气预报图,并熟练播报。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与气候”。(板书)
讲授新课:
一、天气
提问:什么是天气?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师:如何描述天气呢?请同学们看图片,用凝练的词语描述图片中的天气。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天气的特点?
(多变)
投影:归纳小结:
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近地面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特点:1、时间短 2、多变。
师: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明天的天气从而更好地为生活和生产服务呢?(手机、拨打电话121、网络、收看天气预报等)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师:请问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图?(卫星云图)
(一)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请同学们观察,卫星云图中有几种颜色?你知道这些颜色的含义吗?
师:在看城市天气预报时,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每一个城市旁边都有一个符号,这就是天气符号。要想成为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就必须掌握天气符号。请同学们迅速记忆天气符号。
(二)熟悉天气符号
说一说:自己如何记忆天气符号。
讲解:风 (风向、风力)
区别:浮尘、扬尘、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活动1:当天气预报主持人。
活动2:在下列天气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播报天气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现在的天气预报在播报天气的同时还播报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指数等,其中空气质量日报也就在人们的需求中诞生了。
提问:1、人们为什么要关注空气质量呢?它对人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2、哪些原因会造成空气质量差?(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冬季燃煤、燃烧秸秆、沙尘天气等)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治理重点污染源、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
三、气候
投影:读一读:昆明四季如春;桂林四季分明,温和多雨;伊犁冬寒夏热,降水少。
问题:1.以上语句中传达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气候的概念吗?
师:如何描述气候呢?
分析:气候= 时间+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1、时间长 2、相对稳定
天气和气候比较
课堂小结:投影
课堂检测: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天气和气候学习了其概念、特点、区别,掌握了天气预报的播报方法和常见天气符号以及天气、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同学们,希望我们关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新鲜,让天空更蓝,让水更绿,让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关于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以及气候类型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学习。
时间
特点
描述词语
天气
短
多变
阴晴风雨
气候
长
稳定
气温 降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天气符号),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气和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大气环境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空气质量日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