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1学年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设计,共9页。
一.教学内容分析
函数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函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函数类试题在试题中所占分值一般为22---35分.一般为2个选择题或2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而且常考常新.
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通常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的图象以及从函数的性质研究抽象函数。在解答题中通常考查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其主要表现在:
1.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面考查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
2.在解答题的考查中,与函数有关的试题常常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3.从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出发,没有忽视对抽象函数的考查.
4.一些省市对函数应用题的考查是与导数的应用结合起来考查的.
5.涌现了一些函数新题型.
6.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的作用不仅涉及与函数有关的试题,而且对于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也需要用函数与方程思想作指导.
7.求极值, 函数单调性,应用题,与三角函数或向量结合.
复习中关注:
1.在选择题中会继续考查比较大小,可能与函数、方程、三角等知识结合出题.
2.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注意不等式的解法,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用题.
3.解题中注意不等式与函数、方程、数列、应用题、解几的综合、突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课时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揭示了函数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方面,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例如判定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或奇偶性),求解单调区间,利用单调性求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单调性奇偶性解不等式等,高考试题中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相关结论,应用图象、求导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
培养学生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1)结合定义、导数和函数图象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函数单调性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遵循“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行为”的理论,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
2.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3.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以反馈调控为手段,力求反馈的全而性(优、中、差生)与时效性(及时、中肯).
五.教学的基本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
从近几年来看,函数性质是高考命题的主线索,不论是何种函数,通过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进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最值,都与函数性质相关联,因此函数性质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函数的主线。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揭示了函数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方面,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例如判定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或奇偶性),求解单调区间,利用单调性求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单调性奇偶性解不等式等,高考试题中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
(一)、知识回顾: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1)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注意:
eq \\ac(○,1)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讨论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因此要研究函数单调性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集;
eq \\ac(○,2) 必须是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③ 函数的单调区间是连续区间,若区间不连续,应分段考查;
④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自左向右看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自左向右看是下降的。
(2)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定义法: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eq \\ac(○,1) 任取x1,x2∈D,且x1
eq \\ac(○,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eq \\ac(○,4) 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eq \\ac(○,5) 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2)、导数法:
一般地,设函数f(x)在某个区间(a,b)内可导:
(3)、利用图象
(4)、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注:同增异减
4基本函数的单调性
(1)一次函数:f(x)=kx+b
k>0时,f(x)在R上递增;k<0时,在R上递减。
次函数:f(x)=ax2+bx+c
由开口和对称轴决定
比例函数:f(x)=eq \f(a,x) (a≠0)
a>0时,f(x)在(-∞,0)和(0,+∞)上递减;
a<0时,f(x)在(-∞,0)和(0,+∞)上递增
指数函数: f(x)=ax (a>0且a≠1)
a>1时,f(x)在R上递增;
0对数函数: f(x)=lgax (a>0且a≠1)
a>1时,f(x)在(0,+∞)上递增;
05关于函数单调性还有以下一些常见结论:
①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减)函数的和为_____;一个增(减)函数与一个减(增)函数的差是______;
②奇函数在对称的两个区间上有_____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两个区间上有_____的单调性;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的知识回顾,力图使学生回忆起以往所学的有关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相关的结论,并与后面所学的导数等知识能结合起来,为下一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相应的铺垫。本环节的内容使用PPT文件进行展示,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回忆起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更为直观,使学生能从直观上把握函数的单调性。)
(二)、基础训练
函数y=2x+1在 单调递 ,函数y=-x2-2x-1的单调增区间为
函数y=x+eq \f(2,x)的单调减区间为 ,
2、函数y=eq \r(1-x)的单调 区间为
3、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对知识回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反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例题分析
证明函数f(x)=x2+eq \f(2,x)在(1,+∞)上递增
证明:(法一)任取,则
,即
∴f(x)=x2+eq \f(2,x)在(1,+∞)上递增
(法二)
∴f(x)=x2+eq \f(2,x)在(1,+∞)上递增
点评:本题用了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导数法,相比之下导数法比定义法更为简洁。
(变式) 讨论f(x)=x3+ax的单调性
(引申) f(x)=x3+ax在[2,+∞ )上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设计说明:通过本例使学生回忆和巩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两种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式指导学生把前后的知识串联起来,使之融会贯通,形成体系;注重思想方法的引入和渗透,使学生对于知识能够活学活用,而不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框的太死,应该是顺应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加深正确的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使学生具有健全的、辨证的思维。)
已知偶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2)=0,若f(1-3x)≥0,则x∈
解:∵f(2)=0,∴原不等式可化为f(x2-3x)≥f(2)。
又∵f(x)为偶函数,且f(x)在(0,+∞)上为增函数,
∴f(x)在(-∞,0)上为减函数且f(-2)=f(2)=0。
∴不等式可化为 1-3x≥2或1-3x≤-2
由1-3x≥2,得,
由 1-3x≤-2,得
(变式)若为奇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又,则的解集为 .
(设计说明: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单调性的运用能够和奇偶性、不等式、函数图象等内容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单调性的理解。注意到数学问题的特性,通过变式来使学生区分题目之间的不同特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题目间的不同特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四)、回顾小结:
1. 讨论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因此要研究函数单调性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集;
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有:(1)用定义;(2)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的导数.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的内容,是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学生的自我小结,使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反思,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五)、巩固提高
已知,,且,则
的值 (与0比较)
2、若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则在上是递 函数,且有最 值为
3、对于给定的函数,有下列结论:
①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③在区间上为减函数,且在上为增函数;
④有最小值为.
其中结论正确的题号是 .
4、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性质:①图象过点;②当时,函数单调递减③是偶函数,这样的函数可能是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即可).
5、已知偶函数在内单调递减,若,,,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设计说明:通过课后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后反思
首先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本人的课堂教学中还体现的不够充分,从形式、深度和广度上都还不够。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力度应该加强,这些活动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来进行,教师不能给包办代替。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并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简单的重复,使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的冲突中得到提高和升华,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率,同时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给予学生充分活动,使其思维的发散性得到有效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的给予反馈和总结,能够及时的收拢学生的思维,有发散也有收敛,这样就不至于产生拖课的现象。拖课是我们这次开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教学过程的简洁、自然和朴素。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包括对于本课时教学内容在课标中要求是什么(也即是教学要求的度),把握好复习的度(也即高考考到什么程度,考纲是如何要求的)。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设计都不能超出这个度,否则就会出现,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实际效果却很差。
再次是课堂的气氛必须是民主与和谐的,不能把课堂的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着眼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错误是如何产生的,不能轻易放弃学生的错误。毕竟,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知识层次和体系是不同的,对于知识的理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的错误正是站在其自身的知识层次上的一种自然地想法,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代表了极大部分的同学观点。
最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使得我们的学生获益匪浅,这种获益不光是在知识上的获益,还应该包括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以及德育目标的统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自己的严谨和科学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特别是在解题过程的严谨上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书写的规范应能体现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对自己严格要求;在讲解的过程中,用词要严密规范,不能随意;在展示活动中,要照顾到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活动的科学严谨,使学生自觉去参照执行,养成科学规范的习惯。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注意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其中的任何一点问题,认真思考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设计,力求科学严谨,无懈可击。在处理数学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到数学问题的共性,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到数学问题的特性,通过变式来使学生区分题目之间的不同特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题目间的不同特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相关教案
苏教版必修1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1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例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1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1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共3页。
2021学年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2.1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作业,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