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作业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作业10(含解析)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C.物体运动时惯性大,物体静止时惯性小 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 B.C. D.4.人们根据物理学家对世界的贡献选出牛顿等十大杰出代表,关于他们的成就与贡献,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是动力学的奠基人,最早提出惯性概念,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G的数值,是最早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磁场的概念,并首次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物体的速度越小,惯性越小C.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所处地理位置改变,惯性一定改变6.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着地面滚动的足球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惯性的缘故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被推动是因为外力消除了木箱惯性的缘故C.要消除运动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反方向上施加外力D.同一列火车在静止时与运动时的惯性是相同的7.2019年云南多地出现罕见的干旱天气,为了除尘、改善空气质量等,环保部门派出洒水车、雾炮车在街道上洒水、喷雾,在此过程中,整车(含车中的水)的( )A.惯性不变B.惯性逐渐变大C.惯性逐渐变小D.惯性大小还与车的行驶速度有关,所以不能确定8.2019年10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能源电动飞机RX4E锐翔在沈阳试飞成功,时速达到260公里,航程达到300公里,标志着我国航空产业和技术创新“大小齐飞、油电并进”的全面发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速260公里”指的是平均速度B.“航程300公里”指的是位移C.电动飞机在空中调整姿态时不可以看成质点D.当电动飞机加速上升时,其惯性增大9.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为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进入右侧水平面向前运动。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运动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小球质量一定时,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10.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①两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结论是(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质量一定时,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1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越难停下来,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1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位置改变的原因B.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不需要力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物体维持一定速度的原因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B.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C.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14.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某段时间内小球沿如图所示的虚线从A运动到B,则由此可以判断该时间段内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通过“理想试验”推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详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2.D【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的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运动状态都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3.D【解析】【分析】【详解】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列车的质量最大,因此列车的惯性最大。故选D。4.D【解析】【分析】【详解】A.牛顿是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首先提出惯性的概念,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故B正确;C.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即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正确;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磁场的概念,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5.C【解析】【分析】【详解】A.静止的物体因有质量而具有惯性,表现为继续保持静止的状态,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解读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C正确;D.物体所处地理位置改变,可能会改变重力,但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D错误。故选C。6.D【解析】【分析】【详解】A.沿着地面滚动的足球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阻力的缘故,故A错误;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被推动是因为外力克服了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缘故,物体的惯性不变,故B错误;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法消除物体的惯性,故C错误;D.同一列火车质量是一定的,则在静止时与运动时的惯性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分析】【详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雾炮车在街道上洒水、喷雾的此过程中,整车(含车中的水)的质量减小,则惯性逐渐减小。故选C。8.C【解析】【分析】【详解】A.“时速达260公里”指的是瞬时的最大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A错误;B.“航程300公里”指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误;C.电动飞机在空中调整姿态时不能忽略本身的尺寸和大小,则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D.惯性是由质量来量度,故当电动飞机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D错误。故选C。9.A【解析】【分析】【详解】A.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可知摩擦力越小,则小球滚的越远,由此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0,则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A正确;BCD.该实验直接得出的是小球不受力时的结论,不能直接得出受力时的结论,BCD错误。故选A。10.B【解析】【分析】【详解】A.理想斜面实验只能说明钢球具有惯性,推广到一切物体的是牛顿,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故B正确;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这是牛顿得出的,故C错误;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这是牛顿第二定律内容,故D错误;故选B。11.D【解析】【详解】A.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选项A错误;B.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受到阻力作用,但是它的惯性是不变的,选项B错误;C.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选项C错误;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选项D正确。故选D。12.C【解析】【详解】AC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位置改变的原因,也不是维持一定速度的原因,选项AD错误,C正确;B.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是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故选C。13.C【解析】【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A错误;B.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受力也无关,故B错误;C.运动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运动轨迹可能不同,故C正确;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指向地心,故D错误。故选C。14.B【解析】【分析】【详解】小球因为惯性,相对于车向车前进方向运动,故车在减速,小球相对于车向北运动,故车向南转弯,故B正确。故选B。15.CD【解析】【分析】【详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C正确;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作业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作业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作业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