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概念。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了解安全自救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信息的能力。
2.通过面粉爆炸实验,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新课引入
据报道:某住户夜间液化石油气泄漏,户主上厕所开灯照明,引起爆炸事故,导致两死一伤。你知道液化石油气为什么会爆炸吗?
教学过程
Ⅰ.爆炸的概念及条件
[过渡]我们以前学过氢气验纯,知道了氢气不纯会引起爆炸事故,生活中为什么有些燃烧会引起爆炸,有些燃烧不会引起爆炸呢?
[讲解]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爆炸,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现在就让我们用实验探究一下粉尘爆炸。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教材P132实验7-2做实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装置。
[现象]发生了爆炸。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讲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等都是极易发生爆炸的物质。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提问]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回答]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Ⅱ.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讲解]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提问]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些图标,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答案](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3)当心火灾——氧化物;(4)禁止烟火;(5)禁止带火种;(6)禁止燃放鞭炮;(7)禁止吸烟;(8)禁止放易燃物。
[提问]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还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回答]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阅读资料]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阅读课本P134资料卡片)
[教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爆炸原理,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注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从生活中爆炸事例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提高。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21教
例题展示
类型一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标识
例1在下列图标中,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D)
类型二 火灾的自我防护
例2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A.乘电梯逃离火灾现场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解析:A项会引起烟囱效应使人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火灾时电梯容易断电而“卡壳”影响及时疏散,是错误的。
类型三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例3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D)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险 D.降低燃油的着火点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认识各种图标对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7-1-8所示图标指的是(D)
A.腐蚀品 B.有毒品 C.当心爆炸 D.禁止烟火
2.“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B)
A.液化石油气 B.二氧化碳
C.汽油 D.面粉
3.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4.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
②遇到明火。
(2)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H2。
(3)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B。
(4)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节能环保。
二、课后练习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解析: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均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从安全角度考虑,以下四种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地铁的是(D)
A.酒精 B.白磷
C.汽油 D.食盐
解析:酒精、白磷、汽油都属于易燃物,而食盐不是。
3.某市一住户家中发生因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爆炸,造成一死七伤的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或易燃)性,所以泄漏后与氧气(或O2,或空气)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
(2)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某气雾剂厂车间内铝粉起火,因工作人员缺乏消防知识,用水灭火,结果发生爆炸。小科查找了有关资料,发现金属铝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
(1)发生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是2H2+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其实,有些火灾也不能用水灭火,如油着火等(举一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