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汞 B.干冰 C.金刚石 D.氯化钠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可分
3.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
C.氦、氖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3个分子:分子很小
C.将氮气制成液氮,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5.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 B.间隔增大 C.质量增大 D.个数增多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7.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8.下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
C.10.0 mL酒精与10.0 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10.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数量 B.分子大小 C.分子种类 D.分子能量
11.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12.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1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1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17.2016年12月16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8.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B.水蒸发,分子间隙增大
C.氯化钠晶体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1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总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D 4.C 5.B 6.D 7.B 8.A 9.B 10.D
11.C 12.B 13.C 14.C 15.B 16.A 17.D 18.C 19.D 20.B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间有间隔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氧气(O2)和臭氧(O3)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加压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搅拌能加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后作业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