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单元测试AB卷
高中化学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分类 A卷
一、单选题1.下列图示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纯净水、蒸馏水、水银②化合物:纯碱、烧碱、甲烷、NaCl③电解质:碳酸、胆矾、一氧化碳、氢氧化镁④酸: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一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二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是非电解质
B.溶液是电解质
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4.液氯作自来水的杀菌剂时,往往加入少量液氨,生成,比HClO稳定。浓度大时发生反应;HClO浓度小时发生反应。这种方法可缓慢释放出HClO,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减少氯的流失。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氧化还原反应 B.非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5.下列反应中,铁或其化合物作为氧化剂的是( )A.B.C.D.6.广泛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已知: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Fe元素被氧化,反应②中Fe元素被还原B.反应①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反应②中仅被氧化D.反应①②中FeO都是还原剂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B.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9.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向碳酸钙上滴加稀盐酸:错误,碳酸钙不应该写成B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正确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错误,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单质氧化为D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错误,碳酸氢钠溶液少量,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A.A B.B C.C D.D10.在含有大量的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B. C. D.11.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B.C.D.1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Z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3.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B.C.D.14.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ABCCDA.AB.BC.CD.D15.常温下,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B.C.D.二、多选题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17.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可以发生B.Z元素在反应①③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D.还原性:三、填空题18.分析以下A~D四个涉及的反应(未配平),填空:A.B.C.D.(1)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___,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序号)。(2)用单线桥法表示D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请完成下列缺项方程式的配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作____剂,生成1mol的同时,转移电子____mol。19.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鸡蛋壳溶解在醋酸中:________;(2)溶液与溶液混合:________。Ⅱ.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②取2mL该溶液用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4)按上述实验操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有些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故A错误;气溶胶包含在胶体中,故B错误;钾盐和钠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或钾盐,故C错误;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没有交叉的部分,图中关系正确,故D正确。2.答案:D解析:纯净水是混合物,①错误;CO是非电解质,③错误。3.答案:C解析: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但是电解质,A项错误;在溶液中电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和,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C项正确;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D项错误。4.答案:B解析:分析给出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5.答案:C解析:A项,Fe为还原剂;B项,为还原剂;C项,为氧化剂;D项,为非氧化还原反应。6.答案:A解析:反应①中F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②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项正确;反应①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是氧化剂,故B项错误;反应②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C项错误;反应①中FeO是还原剂,反应②中FeO是还原产物,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①硫酸钡是难溶的盐,熔融状态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①错误;②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是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弱电解质电离的原因,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错误;③熔融态共价化合物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③错误;④离子化合物熔融态电离出离子,能导电,④错误;⑤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⑤错误;答案选D。8.答案:B解析:等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将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均变浑浊,A错误;先滴入稀盐酸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B正确;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硫酸银、碳酸银等,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错误;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D错误。9.答案:B解析:A项,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评价合理;B项,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一水合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评价不合理;C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评价合理;D项,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淸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评价合理。10.答案:A解析:不与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与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与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与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会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12.答案:B解析:利用过滤法可将Z中固体和液体分离,A正确;X中分散系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铁离子,Z中分散系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B错误;根据实验现象,碳酸钙与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C正确;中是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13.答案:D解析:A项,中S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价,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转移,错误;B项,生成1个时转移,有2个HCl未失去电子,错误;C项,一部分得电子,一部分失电子,转移1个电子,错误;D项,,铁元素由+3价降低为+2价,,I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生成1个时转移,正确。14.答案:C解析:硫酸与氯化钠、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钠、硫酸与硫酸钠均不反应,A错误;氯化钡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钾也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钾,B错误;氧气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过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少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CO,且过量C与CuO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Cu和CO,故C正确;盐酸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 D错误。15.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则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图像与之相符,A正确;加水稀释盐酸,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即溶液的pH不会大于7,图像与之不相符,B错误;;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被消耗,溶液的pH增大,最终得到溶液,pH不会大于7,图像与之不相符,C错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被消耗,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大于7,图像与之不相符,D错误。16.答案:BD解析:A项离子方程式应为;C项离子方程式应为。17.答案:BD解析: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还原性:,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还原性:,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还原性:,故A、C项正确,D项错误。Z元素在反应①中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在反应③中有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B项错误。18.答案:(1)D;B;C;A(2);;(3)5;2;6;;5;2;8;;还原;2解析:(1),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被还原成单质银,仅表现还原性,其中部分氧元素转化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是一个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还原性;,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成-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双氧水仅作氧化剂;则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D;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B;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A。(2)在化学反应中,中氧元素全部还原为-2价,Cr元素全部氧化为+6价,则反应中转移,Cr失去电子,中O得到电子,则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3)在一定条件下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说明反应物中缺少的离子为,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为+2价,中氧元素从-1价升高为0价,每生成1个分子升高2价,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0,再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19.答案:Ⅰ.(1)(2)Ⅱ.(3);(4)不能;操作②中引入了,干扰操作③对原溶液中的检验解析:Ⅰ.(1)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与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溶液与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Ⅱ.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即溶液中有与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则一定不含有;②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结果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为,说明溶液中含有;③取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银溶液,结果又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但由于②中加入溶液引入了,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没有。(4)因为操作②中加入的溶液也会使③中产生AgCl沉淀,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七周期中相隔副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