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和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1.描述生活史的概念。
2.指出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差别。
3.说明种子萌发的形态变化。
能力目标:用适当的方法观察种子的结构,提升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难点: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
1.提前一天浸泡菜豆和玉米种子,在课堂上教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
2.制作教学授课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介绍本章的知识框架:
以植物的生活史为引子,先学习种子的结构以及其萌发所需的条件,再逐步分析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学习植物产生种子授粉的方式,完成对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介绍。
(二)新课学习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引】:本章开篇即会引导大家来学习“生活史”,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活史呢?
请你翻开教材第93页。
【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一粒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过渡】:既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你是否能用图示尝试表示出其如何从种子到种子的呢?
【图示植物的生活史】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引】:说到种子,其实它的形态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来看几种种子的图片:豌豆,玉米,苹果,猕猴桃。虽然这些种子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却都能萌发形成幼苗,这与它的结构有关吗?种子到底有着怎样的结构呢?下面我们先介绍菜豆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双子叶)
【种子的外部机构】:种皮、胚根、种脐、种孔。
【简介】: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它是种子生在豆荚处的痕迹:在种脐附近有一个小孔,这是种孔。
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
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引】:若要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需要将其剖开,菜豆种子在你的印象中可以分为几瓣?而这种瓣我们就将其称为子叶,一起来看种子的结构。
【图片展示】:菜豆种子的结构:说明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种皮
菜豆种子 胚芽
(双子叶) 胚轴
胚 胚根
子叶(子叶有两片,其中储存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
②玉米种子的结构(单子叶)
【引】: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有所不同,它只有一片子叶,一起来看其种子的内部结构。
种皮与果皮
子叶
胚芽
玉米种子 胚 胚根
(单子叶) 胚轴
胚乳(储存养料)
【引】:从这里大家看出玉米种子的结构与大豆种子有何不同?
【图片展示】:滴一滴碘液在剖开的玉米种子上会出现这种现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胚乳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简介】: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与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有一层,所以,玉米地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讨论】:A.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呈现蓝色的是哪部分?这说明了什么?
C.种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你认为哪部分是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
【引】:种子的胚在发育的过程中分别会形成哪些结构呢?
【图片展示】:种子与幼苗的对比图(菜豆种子)
学生自行总结出: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成茎和根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是提供营养的物质。
关于玉米种子发育的几个则完全由学生自行总结。
【强调】:幼苗出土以后,种子内的养料耗尽,此时幼叶变绿,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利用。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1)
1.生活史
2.种子的结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总结本课要点,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建议,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