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教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关于《庭中有奇树》的文学常识;
    运用想象描绘诗歌的艺术画面;
    理解、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是对于哪些作品的评价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一起品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和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评价及文学地位 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钟嵘给过“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高度评价;《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明代谭元春说:“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问一下学生:“《庭中有奇树》属于几言诗?”
    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是到了《古诗十九首》,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发展。
    文学常识介绍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诗歌细读与合理想象
    先让全体学生齐读一遍,接着与学生一起一句一句地品读诗歌。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后四句分别描写了一幅图景)
    前四句讲解-----先释词:第一句中的“奇”字是指“不一般、珍贵”;第二句中的“华”同“花”、“滋”是指“繁”;第三句中的“荣”也是指“花”(板书“木本之花曰荣,草本之花曰华”);第四句中的“遗”是指“赠送”,读音便为“wei(去声)”(提醒学生这是一个重要的古文知识点)。接着给五分钟时间给同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 最新实用优秀的中小学wrd文档 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后四句讲解------先释词:第五句中的“馨香”是指“香气”、“盈”是指“满”;第六句中的“莫”是指“没法”、“致”是指“送到”;第八句中的“别经时”是指“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接着给五分钟时间给同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另外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
    诗歌鉴赏品味
    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否与前面相矛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不矛盾。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六、拓展训练:用优美的语言,将《庭中有奇树》改写成散文。
    七、课后作业----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十八首古诗。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学设计,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谭,走进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