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三声声慢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1.了解豪放、婉约词风的有关知识;2.比较学习这三首词的主要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3.概括三位词人各自的创作特点、风格;4.欣赏三位词人的代表作品,感受不同词风的魅力;5.其他代表作家作品赏析练习。
1.熟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2.大概了解每首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概括三首词的大概内容及思想情感;4.简单了解三位作者的创作情况。
词可分婉约与豪放,在词产生之初已见端倪,并没有先后优劣之别。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国破前多靡靡之音当属婉约,国破后则杂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渐有金石之音,应属豪放。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进入北宋后,柔婉之词风占主流。晏、欧、秦、柳诸人,可作为婉约一派的代表。而大文豪带有大英雄气的苏轼,自然不甘受此柔靡之风约束,他不仅拓宽了词的领域,扩展了词的体裁,也改变了词的风格,他就成为北宋乃至后来豪放词派的杰出的代表。 到了南宋,由于国破家亡的社会背景,许多词人以笔为刀枪、以词为号角,尽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把豪放词风推到了极致。当然,也有一大批词人仍在走婉约的老路,如范成大、吴文英、史达祖、姜白石等等。
词风之别:婉约与豪放的不同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豪放词与婉约词存在着差异。苏轼有件轶事颇能说明问题。有一次他问一个幕僚:“我词何如柳七?”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第一次明确提出豪放与婉约概念的是张世文,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并指出:“婉约,词情蕴藉;豪放,气象恢弘。”概括言之,豪放词造奇境抒豪情,婉约词描绮景抒柔情。
婉约与豪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派词人个性不同,关注的对象也不同:豪放派词人大多是有着一种英雄情结,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有着比较远大的抱负;婉约派词人则多性格冲淡平和,他们大多安于现状。 2、表达方式不同:豪放派词人表达情感多喜欢直截了当,直抒胸臆;与之相反,婉约派词人在表达上就细腻得多。 3、给读者的感觉不同:有人评稼轩词曰:“大声镗鎝,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读婉约词,则如和爱人相对,花前月下,耳鬓厮磨,别有一种阴柔的况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人生简历: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风格分析:
一、让学生诵读全词,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风格特征。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气魄极大。“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奇险境界,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将时间与空间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风度翩翩,春风得意,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大胜曹军。 最后回归眼前,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 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人生简历: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艺术风格分析:
一、学生诵读全词,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风格特征。
这首词并非其典型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为本词定下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基调。接着写刘裕的居所沦落为“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共蕴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限怅惘,二是锦绣江山痛落敌手而又看不到收复故国的希望的丧权辱国之痛,三是把自己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与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作比较。 “元嘉草草”三句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派不要草率出兵;“四十三年”三句追忆住事,回顾自己极力主战的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可堪回首”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如今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一是表白决心,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三是抒写忧虑,忧心自己有可能被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人生简历: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卒于建康,李清照孤身一人带着全部家当逃难。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卒于1155年。
李清照的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多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感触,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声声慢》艺术风格分析:
《声声慢》为悲秋抒怀之作。全词纯用赋体,白描铺叙,首尾总起总收,中间以六组意象层层转进,烘染情景。 上片写秋晚雁过之际的伤心。开头七组叠字挥洒俊逸,用字奇横,尤其以寻常俗语入词,似浅而深,自然本色,新俊传神。七组叠字总写词人悲伤心境,层层深入地显现孤寂之苦况。“乍暖还寒”七句以暖寒、晚风、雁过三层意象,分述并展现词人的孤寂和悲凄。“乍暖”三句,言秋季气候寒暖不定,李清照以柔弱愁苦之躯不堪适应并承受寒冷季节的变化,因面感叹“最难将息”;“三杯”二句,言秋晚风急逼人,袭骨寒心,虽饮淡酒暖身驱寒,也难抗御,更给人以雪上加霜之感。“雁过”三句借秋雁南飞意象托物生情,“雁过”依旧,而观者人非,触发了家破夫亡的独处凄凉之感。 下片写花落时节的愁苦。“满地”六句以黄花、守窗、细雨三层意象,分述并展现词人孤愁和憔悴。最后“这次第”二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总括出此情此景之凄怆、伤心,远非一个“愁”字可以了结,强调出词人悲愁之深切与凄楚。
豪放与婉约词创作背景比较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声声慢》写于靖康之难后。李清照随其夫赵明诚逃亡江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秋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亡故。此词当于其夫亡后所作,系辞情凄切的悼亡词。
豪放与婉约词主旨比较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借怀古抒情,用豪壮的情调称颂古代英雄的丰功伟业,表达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同时也流量出作者从未曾失去的旷达心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怆,《声声慢》:抒写了词人南渡之后,晚年孤苦伶仃的生活景况和心中无限的哀愁,反映了许多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和生活孤苦的人们的共同命运和感受。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五偏安政策有所遣责,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豪放与婉约词的意境比较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藉酒浇愁,而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北雁南飞,家破夫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全词借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的时节的诸般景象,营造了凄冷孤寂的意境
豪放与婉约词手法比较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借古抒怀。另外,景物描写为人物形象的描写作烘托,而作者又由怀古而伤今(自己),如此虚实相生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正体现了作者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更加意深而味隐,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声声慢》:这首词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中间借诸多秋景营造意境,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豪放与婉约词语言风格比较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达到的。所以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非是辛弃疾的缺点,这首词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声声慢》:(一)锤炼语言平淡语化:李清照大部分词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文学语言,生动、鲜明、自然流畅却不见雕琢痕迹,乍一看,好像是不经意似的,而表情达意却细致深入,耐人寻味,如开头叠字方面的运用;(二)典雅语言家常化:李清照大胆地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从而达到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三)优美语言韵律化:李清照精通音律,所以读其词,才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 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独出机杼,既通俗而又雅致,既精心雕琢又出语平淡,确是常见而常鲜,令人再三吟咏而余味无穷!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问题: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豪放与婉约词:练习(1)
答案:(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 (2)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水调歌头 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景,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问题: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豪放与婉约词:练习(2)
答案: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 表现复杂的情怀。 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问题:(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那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 其中一种手法来分析。
豪放与婉约词:练习(3)
答案:(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的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的忧郁心情。(2)对比。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忧患的忧郁心情。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授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赞叹惋惜,赞叹之情,警告当局,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古讽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景图课件ppt,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晨读篇闻鸡起舞,文化典故,诵读鉴赏,课前篇一起预习,一词多义,课堂篇一起思考,思维导图,课外篇一起阅读,素养篇一起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