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阅读
主备
冯兰
教材、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全文以韵文的形式介绍科学常识,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及了解关于植物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能用掌握的方法认识14个蓝线内的生字,读准“为”、“得”两个多音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掌握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了解“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等动词的准确性。练习仿照课文的句式,学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用掌握的方法认识14个蓝线内的生字,读准“为”、“得”两个多音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等动词的准确性。
练习仿照课文的句式,学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
PPT、板贴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旅行都是借助什么交通工具的呢?
2.学生交流回答
3.植物也想去旅行,可是怎么去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课。看看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她的孩子也能去旅行?(板书完整:植物妈妈有办法)
4.学习生字“法”:谁有办法记住它?(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个“去”)齐读课题。
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词。
如果 旅行 准备 纷纷 带刺 底下 炸开 离开
挂住皮毛 仔细观察 知识 粗心 得不到
Wéi 四海为家 dé 得到
为{ wèi 为什么 因为 得 { děi 就得 我得走了
de 跑得快
①开火车读。齐读。
②辨析:山洼 挂住 娃娃
读准字音。简笔画理解“山洼”。山的凹陷处就是山洼,也叫作山谷。儿歌记忆:有水一低洼,有手才能挂,有女叫娃娃。读儿歌识记。
3.指导读好句子。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注意自然停顿。指名读。
4.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先交流小节的标法,共五小节,读课文,注意标点的停顿。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说一说:课文介绍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读一读,连一连:每位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呢?
蒲公英 晒太阳
苍耳 降落伞
豌豆 挂皮毛
5.再出示生字词部分
蒲公英 降落伞 娃娃 乘着风 纷纷出发
苍耳 铠甲 孩子 挂住皮毛 田野 山洼
豌豆 晒太阳 豆荚 炸开 蹦着跳着
再巩固生字词,揭示这些关键词连起来就是每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过程,也就是这篇童话诗的主要内容,再次练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读准生字:法、知、识、脚、更、毛、它
2.学生扩词
3.指导书写。提炼关键点就行。
左窄右宽:三点水旁+去=法,矢字旁+口=知,言字旁+只=识。
月+却=脚,左右结构的字,三个部分高低各不同,中间的“去”写得瘦而小,单耳旁横折钩起笔对着“去”的第二横。
独体字:更:先写横和“日”,再写竖撇和捺。竖撇从竖中线上起笔,向左出锋,捺长而舒展。毛:撇横距离均匀,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轻轻出钩。
上下结构:它:宝盖头稍微大一点,竖弯钩直而舒展。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按照《写字歌》的要求,摆好写字姿势,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练习
1.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①角 ②脚 ①直 ②植 ①分 ②纷
山( ) ( )树 ( )数
( )步 ( )线 ( )乱
触( ) 笔( ) ( )纷
三( )形 ( )物 ( )开
2.选字填空。
他 她 它
(1)我的哥哥是个小书法家,( )写的字真好看。
(2)我有一个小妹妹,( )是我们家的开心果。
(3)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 )送给自己的娃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词语:
蒲公英 降落伞 微风吹 纷纷出发
苍耳 铠甲 孩子 挂住皮毛 山洼
豌豆 晒太阳 豆荚炸开 蹦着跳着
这些生词,你还会读吗?逐行出示,指名读,全班齐读。
2.你能借助上面的三行词语简单说一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二、朗读激趣,探究问题
1.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送自己的孩子外出旅行,都有好办法。那谁的办法最聪明呢,如果你当评委,这个“最聪明”的奖杯应该要颁发给谁?
2.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
(1)交流点一:蒲公英妈妈最聪明。
①早就“准备了降落伞”。(出示图片)你瞧:蒲公英妈妈的“降落伞”是什么?是蒲公英的种子。指名朗读,读出蒲公英妈妈早有准备,很有远见,很聪明。
②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只要有风就可以了,原来起飞如此简单,哪怕是一阵微微的风轻轻吹过,蒲公英的种子就能离开妈妈去旅行,难怪说蒲公英妈妈聪明呢。谁愿意来读一读?“轻轻”这个词,你读得真轻柔。谁还能在更轻柔的风下出发?(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多方式)
③蒲公英种子会到哪里去呢?
学生想象说:蒲公英的种子落在( ),就把家安在( )。
是啊,风吹到哪里,它们就落在哪里;落在哪里,就把家安在哪里。课文第一小节中就一个词就可以表达?(四海为家)读好这个词。蒲公英妈妈果然很聪明,谁能好好夸夸蒲公英妈妈。(生读)读出欣喜、自由。
(2)交流点二:苍耳妈妈最聪明。
①穿上的“铠甲”是“带刺”的。你知道铠甲是什么?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出示:铠)这个字是金字旁,猜猜这衣服是用什么做的?(出示铠甲图画)是用金属片一片片连接而成的,能保护军人不受伤害。老师这里有一个苍耳,摸一摸,什么感觉?(苍耳表面长满了刺,摸上去非常扎手)外面的刺就像军人穿的铠甲,保护着苍耳旅行顺利。多勇敢!自己练读,指名读。
②出示: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只要有动物就能挂住它们的皮毛,也就能旅行了,原来如此简单。苍耳可能会挂住哪些小动物的皮毛呢,想一想?(小兔子、小松鼠、小狸猫...)这些小动物去哪里,苍耳种子就去哪里,难怪它们能去田野山洼,告别了妈妈四海为家。多聪明的苍耳妈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强调“只要……就……”
(3)交流点三:豌豆妈妈最聪明。
①这个妈妈最值得骄傲的办法是什么?(板书:晒)识记“晒”,为什么是日字旁呢? (太阳晒,从早晒到晚,从东方升起一直晒到从西方落下)看来豌豆妈妈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让豆荚宝宝们晒太阳,真是聪明!朗读展示。
②晒了太阳的豆荚们又是怎样去旅行的?(利用道具展示)
生字“炸”是火字旁,可以组词“爆炸”。 “炸”一般是说物体突然破裂,并且会伴随着响声。所以课文中说“啪的一声”,谁能读出炸开的感觉呢?(无需很大声)指生读,读得真干脆利索,就像看到一个个豌豆娃娃蹦跳着离开呢。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三、借助板书,背诵课文
1. 自由背诵第1节,齐背第1节。
2.自由背诵第5节,齐背第5节。
3.根据板书自由背第2-4小节,齐背第2-4小节。
4.男、女生背。
四、拓展迁移
1、出示第5段。
(1)片段中藏着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细心的你能找到吗?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中的“它”指( )
A.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知识 B.植物妈妈的种子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课后三幅插图,选用书上的词语说一说。
(1)柳树妈妈准备了(小绒球),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樱桃呢?观察图片,旁边有小鸟,小鸟会吃樱桃,吃完的核就会掉在其他地方。(想要小鸟吃,那樱桃就得变得甜,樱桃妈妈就要为孩子们准备香甜的果汁。)
樱桃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装满香甜的果汁)。只要引来(馋嘴的小鸟),孩子们就能跟着他们去(花丛、草地)
(3)再好好观察观察这幅图,这是凤仙花妈妈又是怎么做的?播放动图。
凤仙花妈妈更有办法,她让果实(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果皮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五、指导写生字
“如”“娃”“她”寻找共同部件,女字旁。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女+口=如,女十也=她,女十圭一娃。女字旁的字,你发现特点了吗?“女”变横为提,都在竖中线的左边,“她、娃”是左窄右宽的字。娃,左低右高,右下方“土”字稍大。她,左右等高,第四笔横折钩稍向左斜,稍写短。如,左大右小,左高右低,第五笔横折压住横中线。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靠风吹
苍耳 铠甲 挂动物皮毛
豌豆 晒太阳 靠自己炸开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课文 1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课文 1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