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力学部分)_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力学部分)_,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目录,识记巩固,重点难点,中考视窗,热点扫描,经典例题,机械能,知识清单,力和运动,力和运动知识清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
力和运动
机械能
压强和浮力
机械、功和功率
总目录
返回
物理研究方法题
识记巩固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热点扫描
经典例题
机械能
返回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识记巩固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热点扫描
经典例题
力和运动
返回
力的单位
力的概念
力的三要素
力的表示法
三个基本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和运动知识清单
返回
惯性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力的合成
力的国际主单位:牛顿(N)简称“牛”
返回
力的概念
说明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其中任何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3.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例:太阳和地球并没有接触,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返回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返回
力的图示法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线段的长短
箭尖所指方向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返回
说明: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时,可不追究线段的长度,但在同一图中有多个力时,线段的长短要能区分出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快慢(即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
返回
三个基本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返回
力和运动的关系
返回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受力平衡
受力不平衡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力的图示法
返回
重力
概念
重力的三要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物
地球
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G=mg g=9.8N/Kg
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应用:(1)水平仪: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2)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返回
弹力
返回
概念
大小
方向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大小有关。
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一致。
摩擦力
概念
产生条件
方向
作用
分类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返回
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了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返回
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要互相接触。2.接触表面要不光滑。3.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挤压作用。4.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发生或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
返回
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与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返回
摩擦力的作用
阻碍相对运动(不是阻碍运动)。例如:人走路时,人用力向后蹬,脚和鞋有向后运动的趋势,鞋受到的摩擦力向前,成为人前进的动力。(自行车在正常行驶时,后轮所受摩擦力是向前的。)
返回
摩擦力的分类
滑动摩擦力
返回
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f=µN
测量
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做法
物体匀速运动
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
物体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
大小
与物体所受其它力的大小有关,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得其大小。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滚动为滑动。
返回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使接触面彼此离开。(如:加润滑油、磁悬浮、气垫船。)
返回
中考物理热点 (力和运动)
返回
汽车制动距离和反应距离(例题1)
滑动摩擦力(例题2) f=µN
力和运动及速度 (例题3)
摩擦力与平衡力 (例题4)
(例题5)
F-t、V—t 图象 (例题6)
力的示意图 (例题7)
惯性(例题8)
弹簧伸长长度跟拉力的关系(例题9)
综合图象题 (例题10)
中考物理视窗 力和运动
返回
F-t、 V-t图象综合分析(例题8)
力与运动的关系(例题2)
惯性及力的作用效果(例题1)
摩擦力与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例题6)
力的相互用用和力的作用效果(例题7)
合力与平衡力(例题3)
例题4
例题5
滑动摩擦(例题3)
力和运动的关系(例题2)
力和运动经典题例
返回
惯性(例题1)
施力物与力(例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5)
例题6
合力(例题7)
平衡力(例题8)
例题9
参照物(例题11)
例题12
例题10
例题13
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例题14)
答案
惯性例题
例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 比在运动时的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返回
力和运动的关系例题
例题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
力和运动的关系例题
例题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返回
例题3.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N,;A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运动,则F2=( )N
答案
例题3.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12 )N,;A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运动,则F2=( 12 )N
返回
例题4:手中提着一条用细绳穿着的鱼,提拉细绳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是( )A.桶 B.绳子 C.地球 D.无法确定
答案
返回
例题4:手中提着一条用细绳穿着的鱼,提拉细绳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是( B )A.桶 B.绳子 C.地球 D.无法确定
例题5: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答案
返回
例题5: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例题6: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A.立即下落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6: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C )A.立即下落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A.100N,方向竖直向下.B.100N,方向竖直向上.C.0N.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C )A.100N,方向竖直向下.B.100N,方向竖直向上.C.0N.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8: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答案
例题8: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返回
例题9:下列物体正在受平衡力的是( )A.正在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头.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E.绕地球转动的人造球卫星.
答案
例题9:下列物体正在受平衡力的是( D )A.正在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头.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E.绕地球转动的人造球卫星.
返回
例题10:小明手中握着一瓶“李白故里”酒,当酒瓶竖直静止时,小明增大对酒瓶的握力,则酒瓶受到的 ( )A.重力增大.B.摩擦力增大.C.重力和摩擦力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10:小明手中握着一瓶“李白故里”酒,当酒瓶竖直静止时,小明增大对酒瓶的握力,则酒瓶受到的 ( C )A.重力增大.B.摩擦力增大.C.重力和摩擦力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1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答案
例题1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B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返回
例题12:在平直的铁轨上有一列火车正匀速行驶,车厢某一高度处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的正下方有一只杯子,以下关于从水龙头滴下来的水将落在哪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的前方.B.杯子的后方.C.杯子中.D.无法确定.
答案
例题12:在平直的铁轨上有一列火车正匀速行驶,车厢某一高度处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的正下方有一只杯子,以下关于从水龙头滴下来的水将落在哪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杯子的前方.B.杯子的后方.C.杯子中.D.无法确定.
返回
例题13:起重机通过钢绳吊着质量为1000Kg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受到的拉力大小是( )N;当物体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的拉力是( );当钢绳吊着物体以2m/s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时,钢绳受到的拉力是( )N;当物体停在空中不动时,钢绳受到的拉力是( )N.(g取10N/Kg)
答案
返回
例题13:起重机通过钢绳吊着质量为1000Kg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受到的拉力大小是( 10000 )N;当物体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的拉力是( 10000 );当钢绳吊着物体以2m/s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时,钢绳受到的拉力是( 10000 )N;当物体停在空中不动时,钢绳受到的拉力是( 10000 )N.(g取10N/Kg)
例题14:以下做法不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在高寒地区行驶的汽车,常常在轮胎上 缠铁链.B.往车轮轴上加润滑油.C.骑自行车在紧急刹车时用力捏刹车.D.瓶盖上常有一些凹凸不平的条纹.
答案
例题14:以下做法不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A.在高寒地区行驶的汽车,常常在轮胎上 缠铁链.B.往车轮轴上加润滑油.C.骑自行车在紧急刹车时用力捏刹车.D.瓶盖上常有一些凹凸不平的条纹.
返回
例题1: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A.立即下落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1: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C )A.立即下落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
例题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返回
例题3:甲、乙两个同学各用2N的力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 )N
答案
返回
例题3:甲、乙两个同学各用2N的力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 0 )N
答案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返回
例题8.如图5-甲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5-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5-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空气给它的摩擦阻力为( ),当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分析图象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例题8.如图5-甲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5-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5-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空气给它的摩擦阻力为(5N ),当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分析图象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空气的摩擦阻力也越大 )
返回
例题1、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⑴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⑵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⑶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答案
例题1、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⑴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⑵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⑶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返回
1.汽车行 驶速度
2.惯性
3.限载、限速、保持车距
答案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返回
(1)撑杆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的作用可以 , (2)运动员对杆施力的同时被杆拉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
答案
返回
甲 乙
答案
返回
例题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
例题7.你玩过“竹蜻蜒”(图)的玩具吗?用手搓动它的杆部,它就能腾空而起.请画出它在空中旋转时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返回
例题8.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人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请问理发师抖掉发屑的做法,属于哪种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
答案
例题8.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人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请问理发师抖掉发屑的做法,属于哪种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 【解】(1)惯性现象 (2)解释:当抖动布时,布运动,而布上的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发屑和布分开,将发屑抖下。
返回
例题9.某实验小组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得一根橡皮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并发现再次重复实验数据基本相同。
⑴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在图8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像。 ⑵ 你认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侧力计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例题9.某实验小组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得一根橡皮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并发现再次重复实验数据基本相同。
⑴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在图8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像。 ⑵ 你认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侧力计的理由是什么? 【解】(1)略(2)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返回
例题10.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所示.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b)所示.通过对图(a)与图(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经研究发现,小球在离地面90m 的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c)所示(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h轴、h关于t的二次函数图象),试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4s所通过的路程是( )m .
答案
例题10.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所示.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b)所示.通过对图(a)与图(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经研究发现,小球在离地面90m 的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c)所示(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h轴、h关于t的二次函数图象),试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4s所通过的路程是( )m .
解:(1)空气阻力的作用;(2)在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3)80.
返回
惯性
定义.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说明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就越强。
返回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返回
识记巩固
力的概念
返回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平衡力
摩擦力
1.力是( )间的相互作用.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做( ),另一个物体叫做( ),这对力总是同时成对出现,成对消失 。
识记巩固
答案
识记巩固
返回
1.力是( 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做( 施力物 ),另一个物体叫做( 受力物 ),这对力总是同时成对出现,成对消失 。
识记巩固
答案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力还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识记巩固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力还可以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返回
识记巩固
答案
3.力的( )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力的国际主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识记巩固
3.力的( 大小 ) 、( 方向 )和( 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力的国际主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用符号“( N )”表示。
返回
识记巩固
4.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这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事实,进一步( )而抽象出来的,该定律不可能用( )来直接证明。
答案
返回
识记巩固
4.一切物体在( 不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定律 ).这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事实,进一步( 概括、推理 )而抽象出来的,该定律不可能用( 实验 )来直接证明。
识记巩固
5.把物体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 ) 、在( )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 )的一种属性.物体的( )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答案
识记巩固
5.把物体保持( 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时候 ) 、在( 任何状态 )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 固有 )的一种属性.物体的( 质量 )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返回
识记巩固
6.物体在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状态或( )状态,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 )上、( )相等、( )相反,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两个(或多个)平衡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当物体所受力平衡时,物体保持原来的( )状态或( )状态.若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不是( );若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则物体的合力一定为( ).
答案
识记巩固
6.物体在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平衡力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 直线 )上、( 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两个(或多个)平衡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当物体所受力平衡时,物体保持原来的(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若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不是( 平衡力 );若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则物体的合力一定为( 零 ).
返回
识记巩固
7.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依据原理是(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物体必须做( ).如下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识记巩固
7.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压力大小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依据原理是( 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时,物体必须做( 匀速直线运动 ).如下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返回
返回
重点
难点
合力与力的合成
概念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就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F合=F1+F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返回
识记巩固
8.一物体在水平木板上受水平向右大小为20N的拉力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若其它因素不变,只将拉力增大到50N,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合力的方向是( )物体将 ( )(选填:“静止”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 、“匀速运动”)
答案
返回
识记巩固
8.一物体在水平木板上受水平向右大小为20N的拉力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0 )N;若其它因素不变,只将拉力增大到50N,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30 )N,合力方向是( 水平向右 )物体将 ( 加速运动 )(选填:“静止”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 、“匀速运动”)
识记巩固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热点扫描
经典例题
压强和浮力
返回
知识清单
压力和压强
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浮力的计算方法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
返回
压强和压力知识清单
压力
压强
概念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
P=F/S
单位
国际主单位:Pa(帕)
KPa MPa
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2)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2)增大受力面积
返回
液体压强知识清单
返回
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影响因素
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计算公式
P=ρgh
连通器
特点
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
船闸
大气压强知识清单
返回
产生原因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典型实例
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变化: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液体沸点随气压改变规律: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结论:P大气=P水银(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
结论:P大气=P水银+P空气(管内水银面上方混有空气)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Pa
应用:抽水机
浮力知识清单
返回
产生原因
物体上、下表面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力差.
方向
始终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gV排适用于(液体或气体)
影响因素
物体浮沉条件
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清单
返回
轮船
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排水量:按设计要求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M排=M空船+M最大物体
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升和下潜
密度计
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来工作
气球和飞艇
气囊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浮力的计算方法
返回
称量法
阿基米德原理法
平衡法
压力差法
F浮=G-F (F表示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浮=G物 (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
F浮=F向上- F向下
F浮=G排=ρgV排
压强和浮力识记巩固
压力和压强
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返回
压强和压力识记巩固
答案
1.物理学中把(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它的方向是( ) 2.压强是反映( )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强就越大;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强越大.其计算公式是( ). “500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3.俗话说, “刀钝石头磨”.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压强和压力识记巩固
1.物理学中把( 垂直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它的方向是( 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 ) 2.压强是反映( 压力 )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 )越大,压强就越大;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 )越小,压强越大.其计算公式是( P=F/S ). “500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物体表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00N ) 3.俗话说, “刀钝石头磨”.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
返回
1.压强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1)把带有橡皮膜的探头放入液体内部时,U形管两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 );(2)探头放入液体内部越深,则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 ),说明( );当探头在同一深度向不同方向转动时,两管液面高度差( ),说明( );当把探头放入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时,压强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 ),说明(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跟( )和( )有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船闸是根据( )原理来工作的,这是因为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 )
液体压强识记巩固
答案
1.压强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1)把带有橡皮膜的探头放入液体内部时,U形管两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探头放入液体内部越深,则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 大 ),说明( 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当探头在同一深度向不同方向转动时,两管液面高度差( 不变 ),说明(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相等 );当把探头放入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时,压强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 不同 ),说明(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跟( 液体深度 )和( 液体密度 )有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船闸是根据( 连通器 )原理来工作的,这是因为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
液体压强识记巩固
返回
1.历史上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而第一次用实验方法比较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 2.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山的( )小,水的( )低。这说明了( ) 。 3.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交通工具有( ). 4.水银气压计若悬挂不竖直,则测出的气压值将比实际气压值( ) 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 )来工作的. 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水银换成密度为0.8g/cm3的酒精,则一标准大气压值相当于( )米高的酒精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识记巩固
答案
1.历史上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 )实验,而第一次用实验方法比较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 )实验. 2.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山的( 大气压 )小,水的( 沸点 )低。这说明了(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 3.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大 ).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交通工具有( 飞机 ). 4.水银气压计若悬挂不竖直,则测出的气压值将比实际气压值( 偏大 ) 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 大气压)来工作的. 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水银换成密度为0.8g/cm3的酒精,则一标准大气压值相当于( 12.92 )米高的酒精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识记巩固
返回
1.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 )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力叫做( ) 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 )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而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3.浮力的施力物是( )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填:“等于” 、“大于”或“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 )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 )就是浮力,其方向是( ).
浮力识记巩固
答案
1.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 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力叫做( 浮力 ) 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 )有关,而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深度 )无关. 3.浮力的施力物是( 液体或气体 )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等于 )(填:“等于” 、“大于”或“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 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 F浮=G排=ρgV排 )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 压力差 )就是浮力,其方向是( 竖直向上 ).
浮力识记巩固
返回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所受到的( )力大于( )时,它就上浮; 它所受到的( )力小于( )时,它就下沉;它所受到的( )力等于( )时,它就悬浮或漂浮在液体中.它的应用有( ) 、( ) 、( ) 、( ) 2.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土豆悬浮在盐水中,现将其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并将它们重新投入原盐水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块的下沉 B.小块的上浮C.两块都悬浮 D.小块的漂浮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识记巩固
答案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所受到的( 浮 )力大于( 重力 )时,它就上浮; 它所受到的( 浮 )力小于( 重力 )时,它就下沉;它所受到的( 浮 )力等于( 重力 )时,它就悬浮或漂浮在液体中.它的应用有( 轮船 ) 、(潜水艇 ) 、(气球和飞艇 ) 、(密度计 ) 2.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土豆悬浮在盐水中,现将其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并将它们重新投入原盐水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大块的下沉 B.小块的上浮C.两块都悬浮 D.小块的漂浮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识记巩固
返回
返回
1.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3.大气压强的测定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1.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以及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2.深刻理解:P=F/S和P=ρgh两个公式.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压强难点
压强重点
1.浮力的概念.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浮力的测量.3.浮沉判定;浮力的应用.4.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1.正确理解浮力的概念.2.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 两个公式的应用.3.理解并正确判断物体的浮沉,掌握判断浮沉的方法.4.轮船、气球和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浮力难点
浮力重点
压强和浮力经典例题
返回
P=F/S的应用(例题1)
P=F/S及ρ=m/v的应用 图象(例题2)
P=ρgh的应用(例题3)
P=ρgh的应用及三种形状的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例题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题5)
压强与浮力(例题6)
压强和浮力中考视窗
返回
浮力与力的平衡(例题1)
漂浮条件与阿基米德原理 (例题2)
浮沉条件密度表达式的应用及图象(例题3)
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ρ=m/v及图象(例题4)
压强P=F/S及P=ρgh及图象(例题5)
压强和浮力热点扫描
返回
中考浮力图象题的解法
物理图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因此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创新性。具体解题过程中,首先要审清两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初步理清坐标中图象的物理意义;其次要善于抓住图中的特殊点、线,甚至面来理解图象的深层物理意义;最后综合分析图象中的信息解题。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答案
例1 小华用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 变大 )后( 不变 )。
图2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例3 .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下图所示),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D )
从题目要求上可以看出坐标的横轴表示加盐的多少,随着加盐量的增加,水槽中的水的密度增加,而塑料小船始终漂浮,则:G船=F浮=ρ液v排g,当液体密度增加时,要保持浮力不变,则v排一定减小,表现为塑料小船要上浮;坐标的纵轴表示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当塑料小船上浮时,h减小;当加盐量加到一定时,水槽中的水变成饱和溶液时,盐水的密度不再随加盐量而改变,此时v排不再发生变化,表现为h的大小也不随加盐量变化。
返回
答案
返回
例题2.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未装满水的大木桶,该大木桶再装15Kg水就刚好装满。现轻轻地向桶内放一个20Kg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未接触木桶边缘。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从木桶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Kg。
答案
例题2.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未装满水的大木桶,该大木桶再装15Kg水就刚好装满。现轻轻地向桶内放一个20Kg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未接触木桶边缘。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200 )N,从木桶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5 )Kg。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例题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求:(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 12 )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8 )N;(3)圆柱体的体积是( 8×10-4 )m3;(4)圆柱体的密度是( 1.5×103 )kg/m3;(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大 )(选填“大”或“小”);(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于液体深度无关 )。
返回
答案
返回
例题1.坦克要越过壕沟时,可将备有的气袋放入壕沟,给气袋充满气,这样坦克通过气袋就像走平地一样。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对气袋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设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坦克前后是对称的。则以下有关两种情况下压力、压强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A)F1=F2,P1=P2。(B)F1=1/2F2,P1=P2。(C)F1=1/2F2,P1=1/2P2。(D)F1=F2,P1=2P2。
答案
例题1.坦克要越过壕沟时,可将备有的气袋放入壕沟,给气袋充满气,这样坦克通过气袋就像走平地一样。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对气袋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设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坦克前后是对称的。则以下有关两种情况下压力、压强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B )(A)F1=F2,P1=P2。(B)F1=1/2F2,P1=P2。(C)F1=1/2F2,P1=1/2P2。(D)F1=F2,P1=2P2。
返回
答案
返回
例题3.烧杯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P1;把一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后,待木块静止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则( )A. P1>P2 B. P1=P2 C. P1P2 B. P1=P2 C. P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力学第7讲质量与密度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变化,水平桌面,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8×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力学实验,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石块密度测量,蜡块密度测量,盐水密度测量,浮力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力学计算,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力学计算,压强计算,浮力计算,功与功率计算,机械效率计算,固体压强,单位换算,液体压强,影响因素,pρg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