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第1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第2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三,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是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温室效应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
    C.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等能够引起水体污染
    D.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因此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增温,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2.(2019·全国Ⅰ,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合成需要mRNA模板、游离的氨基酸、核糖体、tRNA以及相关酶等。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可作为合成多肽链的模板;要获得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需要使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tRNA以及相关酶等,所以C项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B.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高会引发抽搐
    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 A
    解析 严重缺铁的人,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携带氧的能力减弱,所以比正常人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A项正确;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B项错误;哺乳动物血液Ca2+的含量过低会引发抽搐,C项错误;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D项错误。
    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3个高能磷酸键
    B.胰岛素分子中的两条肽链通过肽键相连
    C.一个tRNA分子中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D.DNA分子中的两条链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答案 C
    解析 一个ATP分子中含2个高能磷酸键,A项错误;胰岛素分子中的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B项错误;DNA分子中的两条链通过氢键相连,D项错误。
    5.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和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分别用含32P培养液和含35S培养液培养噬菌体
    B.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延长该组过程①的时间不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C.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子代噬菌体均会被32P标记
    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B部分放射性含量偏高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答案 B
    解析 噬菌体为营寄生生活的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液培养,A项错误;由于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延长混合培养时间后,只需要搅拌充分,并不影响实验结果,B项正确;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中仅部分会被32P标记,C项错误;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B部分放射性含量偏高的原因是混合培养时间过短导致DNA还来不及注入细菌,或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导致细菌裂解后释放出了子代噬菌体,D项错误。
    6.如图为原核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⑤是肽链,遗传信息的流向为②→③→④→⑤
    B.③④⑤水解后都可产生核糖核苷酸
    C.①②和②③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②和③共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答案 D
    解析 ⑤是肽链,遗传信息的流向为②DNA→③mRNA→⑤多肽,A项错误;③为mRNA,④为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二者水解后可产生核糖核苷酸,⑤是多肽链,水解后可产生氨基酸,B项错误;①②之间的配对方式为A—T、T—A、G—C、C—G,②③之的间配对方式为A—U、T—A、G—C、C—G,故①②和②③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C项错误;②和③共含有A、T、G、C、U 5种碱基,构成8种核苷酸,D项正确。
    7.下列关于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期的稳定平衡密度
    B.在该地域中,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都是一样的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会呈现周期波动
    D.种间关系不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答案 A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A项正确;在该地域中,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有很大区别,B项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C项错误;种间关系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项错误。
    8.人体神经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B.CO2转运速率会随细胞内CO2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②可以作为运输Na+的载体
    D.通过④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直接通过③慢
    答案 B
    解析 K+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项错误;CO2转运方式是扩散,转运速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B项正确;作为转运物质的载体是④贯穿质膜的载体蛋白,C项错误;借助载体的转运速率比扩散快,D项错误。
    9.如图所示,图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基酸以易化扩散方式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受载体蛋白的限制
    C.图2中的乙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的方式与Na+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
    D.若图2中的两种物质表示CO2和O2,则在效应B细胞内外的分布中甲为O2,乙为CO2
    答案 A
    解析 氨基酸是从低浓度肾小管管腔向高浓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转运,是逆浓度梯度转运,因此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A项错误。
    10.某同学将某植物置于培养液中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后,制作了如下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不同时期,测得该细胞周期约为36小时,分裂间期时长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时期可以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⑤时期将发生胞质分裂
    B.各时期间有明显的界限,数据的获取过程需选择特殊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C.可通过计数M期细胞数目和细胞总数来推算其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
    D.若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细胞分裂素溶液,则该细胞分裂间期时长大于32小时
    答案 C
    解析 ⑥时期为末期,发生胞质分裂,A项错误;各时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B项错误;若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细胞分裂素溶液,则该细胞分裂间期时长缩短,小于32小时,D项错误。
    11.如图是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甲、乙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
    B.大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用于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
    C.乙过程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
    D.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 B
    解析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A项正确;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多数进入细胞溶胶合成蔗糖,少数在叶绿体内合成其他物质,B项错误;乙过程为需氧呼吸全过程,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C项正确;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正确。
    12.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假定无变异发生),统计结果如甲图所示,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图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a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比为1∶2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 C
    解析 由于乙图中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组织不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A项错误;a组细胞表示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与DNA数目比为1∶1,B项错误;b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项正确;c组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项错误。
    13.等位基因中基因A与d、a与D分别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为AaDd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升后降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Dd的果蝇产生Ad、aD两种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AaDd、AAdd、aaDD,其中AAdd个体胚胎致死,逐代自由交配,后代中AaDd逐渐减少,aaDD逐渐增多,所以A基因的频率下降,a基因的频率上升,B正确。
    14.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
    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
    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的染色体如丙所示
    D.三个细胞周期中,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
    答案 C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则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两条单体都含有放射性,如图甲所示,A项正确;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则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单体含有放射性,另一条单体不含放射性,即符合图乙,B项正确;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有一半染色体不含放射性,另一半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中,有一条单体含有放射性,另一条单体不含放射性,因此,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2的染色体如丙所示,1/2的染色体如乙所示,C项错误;根据选项A、B、C的解释,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D项正确。
    15.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 C
    解析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细胞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H,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是0~2n,A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每个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应该是n,B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项正确;如果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项错误。
    16.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过程如图,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b植株eq \(――→,\s\up7(①))花粉细胞eq \(――→,\s\up7(②))愈伤组织eq \(――→,\s\up7(③))幼苗eq \(――→,\s\up7(④))AAbb植株
    A.图中全能性最高的为花粉细胞
    B.过程②③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C.过程①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D.如图所示育种方式的优点之一为排除显隐性干扰
    答案 A
    解析 图中全能性最高的为愈伤组织细胞,A项错误;②为脱分化过程,③为再分化过程,因此过程②③称为花药离体培养,B项正确;①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C项正确;图示为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式的优点之一是排除显隐性干扰,D项正确。
    17.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示意图,在反射弧左侧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外表面连一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传入神经元、③是效应器
    B.刺激b点引起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分别刺激a点和b点,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偏转
    D.刺激a点,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
    答案 C
    解析 刺激b点,由于突触的存在,产生的兴奋不会传到①神经元,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
    1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幼苗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
    A.m

    相关试卷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二: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二,共14页。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一: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四: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0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四,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