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电流和电路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电流和电路,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一电荷,电流和电路,考点一电荷与导体,考点二电流和电路,考点一电荷和导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摩擦起电;电荷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
会: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连接电流表和测量电路电流;根据实际需要分析判断串并联电路。
理解: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概念;电路的三种状态。
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符号是C。元电荷(e):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基本电荷e=1.6021892×10-19库仑,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8.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9.绝缘体:不能(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善于导电的原因: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10.“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11.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12.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的物体。常见材料:锗、硅等。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强弱(1)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一些常见的电流值: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A,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计算器中电流约为100μA,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mA等。(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6.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也叫断路;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7.电路组成:①电源:提供电流的装置;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输送电能。
8.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2.电流测量1)测量仪器:电流表。①定义: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常用电流表叫磁式电流表(亦称磁电式表头,由于测量的需要不同,电流表可分为安培表、毫安表和微安表。②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
2)测量方法:(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④绝对不要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1.(2019·武威)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______电荷(选填“正”或“负”),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点睛】(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原子核夺得电子的本领不同,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本题考查了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摩擦起电的理解,属于基础题。【解析】橡胶棒和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乙棒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乙棒带负电,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造成的。故答案为:负;得到。
2.(2017·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 B.陶瓷碗 C.铁锅 D.塑料勺
【点睛】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解析】玻璃杯、陶瓷杯、塑料勺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铁锅属于导体。故选C。
3.(2018·绵阳)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点睛】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析】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2)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解析】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故A错误。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正确。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验电器向橡胶棒转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当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铃响起,故两个开关的其中任一开关都能与电铃组成通路,两开关互不影响,故两开关并联后与电铃串联;同时按下控制电动机的开关S,后门打开,开关S只控制电动机,电动机与电铃工作时互不影响,故开关S与电铃串联后再与另一个部分电路并联。本题考查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图,关键是明确电路的连接关系。【解析】A、由图知,只有闭合开关S,且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铃才能响起,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只有乘客同时按下前后门的开关时,电铃才能响起,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当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铃响起;同时按下控制电动机的开关S,后门打开,符合题意;D、由图知,只有闭合开关S,电铃才能响起;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动机工作,车门打开,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总开关后,分别流经两个灯泡,经过一个灯泡后,直接回到负极,经过另一个灯泡后,再经过开关,回到负极,两灯并联,一只开关在支路上控制灯泡,另一只开关在干路上,对各选项逐一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分析实物图中电路的连接,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解析】A、在A中,两只灯泡串联,不合题意。在B中,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在C中,两只灯泡并联,一只开关在支路上控制灯泡,另一只开关在干路上,符合题意。在D中,两只灯泡并联,两只开关都在干路上,不合题意。故选C。
1.(2019·贵港)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沬小球,发现泡沬小球被排斥。泡沬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__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由此可知泡沬小球一定带________电。
3.(2018·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
4.(2018•枣庄)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课件专题15 电流和电路 (含答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生转移,玻璃棒,橡胶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自由电子,正电荷,1mA,用电器,正负极,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专题15 电流和电路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备考方略,典型例题,举一反三,考点三电流与电路,考点六电流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15 电流和电路(讲练)(课件)-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