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精读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咏雪》的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描写雪花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剩喜漫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次韵曲林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战退玉龙三百万,断鳞残甲满天飞。——张元《雪》二、自主学习1.编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3.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学法指导】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常见的考查形式:(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技法:① 理解文句意思② 分析语法结构③ 抓句首语气词④ 区分单音节词⑤ 抓句首连词、总结性的词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的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文言积累(1)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儿女:古义:子侄辈 今义:专指儿子和女儿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 今义:文章意思因风起,因: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2)特殊句式: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 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省略句4.找出课文的六要素① 故事发生的时间:寒雪日② 发生的地点:内集③ 参与的人物有:谢太傅、兄子、兄女④ 主要事件是:讲论文义5.理清人物关系四、精读探究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有什么作用?“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同时交代了咏雪的背景。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示例一:用“撒盐空中”一喻好。 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场景真切——形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示例二: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将大雪飘飞比作柳絮乘风而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雪飘舞的轻盈姿态。不仅给人以美感,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神似。而“撒盐”一喻中“盐”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3.为什么结尾强调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然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她的才气,也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4.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谢太傅虽未对两人所给比喻的优劣做出任何点评,但从他“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可能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做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5.《咏雪》一文中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从“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和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6.写法探究语言精炼,叙事简约。本文首句仅用了十五个字便交代出了人物、事件、环境,精练而内容完整。文章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于叙事之中。五、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 知识解读,美读咏雪,共赏咏雪,感悟咏雪,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目标展示,点拨提升,检测验标,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自学先行环节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