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6、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
展开《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砖瓦和陶器、瓷器》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六课。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和吸水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研究砖瓦和陶瓷的性质打开了一扇窗口,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研究砖瓦和陶瓷的性质。通过感官观察和借助工具观察两种方法来对材料进行研究。第二,了解黏土制作成砖瓦陶瓷的过程,通过对黏土的观察知道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改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但却缺乏知识扩展和迁移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
对于本课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砖瓦和陶瓷制作的物品,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而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吸水性等特性,本节课将提供砖瓦、陶器、瓷器让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材料的性质,是前面几课学习成果的运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检测学生前面5课的学习情况。
【整体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自主探究学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历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以英文“china”导入本课,出示砖瓦和陶器、瓷器制作的一些生活常件物品,并切入对材料展开研究,具体围绕2大板块展开:
一、研究材料的性质。引导学生用感官对材料进行观察,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发现仅仅使用感官观察是不够的,从而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来探究材料的性质,让学生自己总结前面5节课学习过的方法,展开探究。
二、了解材料的制取。在研究材料之后学生会有疑惑这些材料到底是如何制作的从而引出黏土,出示不同黏土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考黏土为什么会变成人工材料,这时出示阅读资料和视频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加深印象,原来黏土需要经过烧制,改变性质之后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材料。
最后,在小结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延伸课堂探究回归生活,通过了解政府关闭了砖瓦厂知道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污染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要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瓦和陶瓷、瓷器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自主探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研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瓦与陶瓷、瓷器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师:课件和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中国“china”的另一个意思引出瓷器。
2.展示瓷器引导学生说出利用感官可以如何观察。
用眼睛看颜色大小等,用手摸一摸感受粗糙程度,用鼻子闻气味,用耳朵听声音(板书:利用感官观察)
3.总结观察方法并且出示另外三种观察材料:砖、瓦、陶器。(出示课题《砖瓦和陶器、瓷器》)
(设计意图: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思考中回忆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
二、研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一)、运用感官观察
1.介绍注意事项。
⑴ 碎片割手,注意安全。
⑵ 边观察边记录关键信息。(关键词)
⑶ 细致全面观察,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2.学生观察活动,教师随机指导。
3.交流汇报——猜猜他描述的是哪种材料
4.师小结:为什么不容易猜——只是利用感官观察并不准确、全面。
(设计意图:用猜一猜的方法来交流汇报观察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猜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顺势提出利用感官观察是不全面的引起学生思考,为接下来借助工具探究做铺垫。)
(二)、借助工具研究材料性质
1.提出进一步借助工具研究
2.根据之前研究木头、塑料、金属、纸等的经验,从吸水性、硬度、沉浮等方面来研究可以怎么做?
3.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研究前: 考虑观察研究顺序,合理分工。
2)研究时:瓦、陶器、瓷器的碎片边缘比较锋利,所以观察时请大家务必“注意安全,小心划伤”。边实验边记录。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形成共识。
6.这4种材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
小结:的确我们发现这四种材料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是黏土烧制而成的,都是沉的,都不易折弯等等。也发现他们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如颜色不同,硬度不同,粗糙程度不同。
7. 说说生活中的这些材料。
砖瓦主要用在建筑方面,陶器、瓷器主要用来盛放东西和美化生活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前面5节课所学到的探究方法,动手实验各种材料特性,学得深、看得透,既提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比较等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了解材料的制取
(一)、比较两种黏土的不同
1.提问生活中这么常见的材料制作原料是什么,引出黏土。
2.观察比较两种黏土以及黏土和制作完成的材料之间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出示黏土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黏土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引起学生的制作欲望。)
(二)、了解具体制作过程
1.播放砖厂过程音频,简单说一说制砖流程。
2.观察陶瓷制作视频,比较陶瓷制作过程和砖瓦的不同。
3.对材料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最近嵊州政府下令关闭了一些小型砖瓦厂,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师小结:这就需要我们节约材料,并寻找新型替代材料。期待大家长大后学习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
(设计意图:黏土变成砖瓦和陶器、瓷器,是一个神奇的知识,让学生观看视频,探究奥秘,了解变化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比较制作过程发现陶瓷的精美之处,陶冶了情操,也提高审美能力。这时回归生活发现砖瓦制作过程污染比较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学习。)
附:
实验记录单1
观察桌子上的材料,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它们。
1 | 2 | 3 | 4 |
|
|
|
|
实验记录单2
利用桌子上的材料:一根铁钉,一杯水、滴管以及一个装满水的水槽来研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硬度,吸水性,是否容易折弯以及在水中的沉浮,完成实验记录单。(在你认为对的地方打“√”)
| 硬度 | 是否 容易吸水 | 是否 容易折弯 | 在水中 的沉浮 | ||||
比铁钉硬 | 比铁钉软 | 容易 | 不容易 | 容易 | 不容易 | 沉 | 浮 | |
砖 |
|
|
|
|
|
|
|
|
瓦 |
|
|
|
|
|
|
|
|
陶器 |
|
|
|
|
|
|
|
|
瓷器 |
|
|
|
|
|
|
|
|
板书设计:
砖瓦和陶器、瓷器
利用感官观察 借助工具研究
看 颜色…… 吸水性
摸 粗糙程度 硬度
闻 气味 韧性
听 声音 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反思:
自主探究学科学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反思
《砖瓦和陶器、瓷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的第6课内容。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有丰富的生活基础——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砖瓦和陶瓷,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和吸水性等特性,但却缺乏知识扩展和迁移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因此本课的自主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挑战。
作为一节以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自主探究学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科学探究品质的培养。
一、充分探究,关注思维
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三次有深度的小组探究活动,从利用感官观察到借助工具观察材料,最后观察黏土,给予了学生大量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学习中学会协调分工、共同协作、分享喜悦,在汇报中交流思想,充分培养了学生与同伴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每次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所以在硬度、是否容易吸水、在水中的沉浮、是否容易弯折这4个实验之前,有意提示学生:这几组实验我们应该先做哪个实验,再做哪个实验,最后做哪个实验啊?引起大家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避免探究活动陷入盲目之中,间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做任何事情讲究条理和步骤非常必要。大家肯动脑经,很快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比如先做硬度,再做在水中的沉浮,这样大家立即反对,因为:如果先做沉浮,而后材料已经吸足了水,材料就不容易再次吸水了。这样又使同学们明确这次实验是有先后顺序的,开展有效设计,对于实验效率的提高很重要,为严谨细致的科学活动探究作好准备。
二、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学生对于材料的制作原料比较陌生,要了解他们的制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只是借助图片或者资料来学习比较抽象,因此我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黏土,一种是制作陶瓷的陶泥,一种是制作砖瓦的土,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动手制作欲望,不仅激发了他们想要继续研究材料制作过程的兴趣,同时也在摸一摸闻一闻等观察过程中自然地发现了黏土的不同点,因为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疑惑这些黏土到底是什么变成材料的,我便顺势引导下一个环节,让学生去了解制作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三、应用多媒体,延伸探究
要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制作过程如果采用教师讲解法,或者资料阅读法,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并且学生很容易就分心,因此我采用音频和图片介绍砖瓦的制作过程,利用视频动画介绍陶瓷的制作过程,直观的呈现形式和形象的表述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观看结束时学生对于实地的砖瓦厂就非常感兴趣,很顺利地引出烧制过程会污染环境,让课堂回归生活实际,也引起学生思考,继续学习想办法去克服这些问题。
回顾整节课,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 我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1.在细节处理上还有欠缺,教学环节设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2.没有很好地跟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3.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
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李晨
2018 年 4 月
2021学年6、砖瓦和陶器、瓷器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6、砖瓦和陶器、瓷器表格教案,共5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6、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6、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6、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6、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黏土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