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课文,品析字词,学写生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4、曹冲称象
课型
阅读
主备
薛娟
教材、学情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七岁的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事情。全文语言平易流畅,童趣盎然。写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塞寥几笔就写出了大象身躯的庞大,称象的困难程度。曹冲介绍称象具体步骤时的语言表述清晰明了,“画一条线”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文中运用了“再、然后”等表示先后的词语,为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提供了借鉴。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话将两种称象方法进行了比较,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此外,曹操听完两种称象方法之后的不同反应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显了曹冲的聪明过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员”等13个生字,会写“称、柱、底”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一边”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到底”和“才”在课文中蕴含的意思。
3 .能理解文意,比较出官员与曹冲称象的办法哪个更好。
4.能够根据提示复述出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重点
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贴出示生字“称”,这个字你认识吗?你称过什么?(预设:称体重。)古时候的秤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它是用木头做的。(出示图片,向学生介绍老式秤,这是秤杆,是用木头做的,上面有刻度,像星星,叫作秤星,这个是秤钩,用来挂住要称的东西,不能挂的东西就会放在托盘里,调整秤砣的位置来称物品。)我们知道称东西是为了知道它们的重量。(板贴重量)这两个字长得有点像,注意“重”的一笔竖从头竖到底,“量”这个字在古代指斗、升一类的体重器具。
2.古时候有个叫曹冲(板贴)的小朋友称了一只很特别的动物(板贴“象”)有个著名的史学家把这个故事写进了一本叫作《三国志》的书里面,就叫________(指读2个学生,齐读课题:4.曹冲称象)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
①曹冲是谁?
②他为什么称象的?
③他是怎么要称象?
初读课文,读准词句
1.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课文里去找一找答案吧。请你把语文书翻到第28页,自己先大声读一读这个故事,注意:
检查自然段标对了没有?
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思考曹冲是谁?他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么称象的?
2.检查词语
曹冲 大象 官员
又高又大 一堵墙 四根柱子 议论
砍大树 做秤杆 直摇头 (相机理解什么是“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动作理解)
船身 画线 地方
石头 果然 重量
(相机理解“果然”的意思:真的,果然如此:真的是这样)
3.读好难读的句子
⑴检查自然段:请用你的小手告诉我,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⑵第3自然段有两句话比较难读,请你自己练一练。(指读,齐读)
①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②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读好停顿和疑问的语气,关注多音字“得”,标红)
⑶我们一起合作读好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旁白和曹操说的话,男生读第一个官员说的话,女生读第二个官员说的话。看看谁预习得更好。
⑷第四自然段也有一句比较难读的话,也请你自己先读一读。(指读、齐读)
③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⑸请你捧起书本,我们一起把第4自然段读好它。
三、精读课文,品析字词
1.今天我们主要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
①曹冲是谁?
⑴解决第一个问题很简单,通过预习,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⑵这两句话一样吗?请你自己读一读,举手告诉我。
预设:
1.“才”字突显了曹冲的年龄小。你能读给我听一听吗?(指读,三个,齐读)
2.“才”字体现了作者对他的佩服之情,是在赞扬他,表扬他。(说到了:你真有一双慧眼,很会读书,这一点让我们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再来细细体会。说不到:还能读出什么来吗?等我们上完第二课你们就会知道啦!)
②他为什么称象的?
⑴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度,请你自己读一读第1-2自然段,找找答案。
预设:
别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他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官员们想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
⑵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请你在课文里把这句话画出来。(指读,出示ppt)
⑶出示图片和PPT,我们来看看这只大象的身子,宽的就像一堵墙,它的腿就像四根柱子,(师比划,圈越比划越大)这么粗吗?这么粗吗?这么粗吗?
⑷你能边读边把这只大象比划给大家看看吗?我们一起来比划比划。(指读三个,齐读)
⑸你能用这样的房来说一说小仓鼠吗?
⑹我们没办法说清楚大象到底有多大就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墙壁、柱子来 告诉大家,这样,我们好像就看到了这头又高又大的象。
⑺这么大的大象,你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啊?请你来问一问。(指读三个)
①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读得好:你真的很想知道)
②出示: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③请你自己挑一句话来问一问。你为什么挑这句?
预设:因为有了“到底”,表示我真的很想知道。是呀,真是充满了好奇。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问一问。
⑺这么多的人在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就叫“议论”。
⑻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自然段,我读大象的句子和旁白,你们读官员说的话。
2. 看到官员们都想知道,曹操就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出示问句,学生读)小朋友你有办法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堂练习 选自填空
1. 低 底 ( )头 月( ) 高( ) 海( )
2. 做 作 ( )工 ( )业 ( )梦 ( )家
3. 秤 称 有官员用一杆大( )来( )大象有多重。
四、学写生字
1. 秤 称 杆
秤:禾木旁表示粮食,平表示公平,秤是用来公平、准确计量粮食重量的工具(出示图片)。
杆:秤杆藏在秤里面(出示图片,指认),我们已经知道秤杆是木头做的,所以“杆”是木字旁。“杆”字也藏在“秤”字里,你发现了吗?
称:人们要称粮食也会用秤杆,因为那是最公平的(出示图片)。
秤 称 杆: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横画和点画收笔都在一条竖线上,右半部分对称美,树丛横画中间起笔。
柱
结构与“杆”相同,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对称,“主”的第一笔横和木字旁第一笔横同一水平线上起笔。
③底
左上包围,横和斜钩向外撑。
师范写,学生描红,师巡视。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上节课知道别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这头大象长的怎么样?现在这头大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请你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读一读。(指读)
2.出示大象图片和句子:别人送给曹操的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指读一个,齐读)这么大的大象到底该怎么称出它的重量呢?请你快速读一读课文,数一数一共出现了几种称象的方法?分别是谁想出来的?
预设:
两种,官员的和曹冲的。(板贴“官员”、“曹冲”)
3.指读第三自然段。官员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呢?请你来读一读。
其他小朋友书本放平,边听边用用直线把它画出来。
4.标红: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
能称得起大象的秤该有多大呢?(出示图片,补充知识:很久以前,人们用秤杆称体重至少需要三个人,大象比人重多了,多少人都抬不起这杆秤,也没有那么大的树可以做成这杆秤。)
5.难怪有人会说(指读):有了这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6.这个方法可行吗?(不可行)我们来读一读官员们的办法,老师读曹操说的话和旁白,女生读第一个官员说的话,男生读第二个官员说的话。最后一句话我们一起读。
7.曹冲想了一个怎么样的办法呢?请你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用波浪线画出来。
8.这个办法听着很复杂呢!请你再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曹冲一共用了几步来称象?
①首先,曹冲做了什么?(把大象赶上船,出示图片)船会怎么样?(往下沉。)
②再做了什么?(在船舷上做记号,出示图片)
③然后他又做了什么?(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出示图片)要装多少石头呢?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预设:石头的重量就跟大象一样了。
④最后做了什么?(称石头的重量)为什么要称石头的重量呢?
⑤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整个过程。(播放动画)
9.你能把黑板上的板贴排一下序吗?(出示板贴,请生排序)正确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0.练习复述。谁能看着黑板上的板贴,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整个过程?请你自己练一练,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11.这么做,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告诉我,最后他们成功了吗?(自读第五自然段)我们来看看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继续播放动画)
12.曹冲可真聪明呀,他当时才七岁就解决的大人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古书上这样记载“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知智”,现在,从这个“才”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年龄小,还能体会到什么?(作者很佩服他,对他的赞扬)
13.此时你就是爱动脑的曹冲,请你学着他的样子来像大臣介绍称象的好方法,请你先自己练一练(读第四自然段,指读,齐读)
14.那你觉得,谁的方法好呀?是官员的?还是曹冲的?
(曹冲的,官员的方法一点都不可行;曹冲的,曹冲的方法还省力,只要把大象赶上船就可以了。)
其实,从一个人的表情里就能看出谁的方法更好,请你再读一读,把他找出来。
曹操。官员:直摇头。什么意思?不满意
曹冲:微笑着点了点头。什么意思?赞同,欣赏,很高兴。
15.瞧,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每个字里都藏着好多信息呢。
16.曹冲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他爱动脑,善于观察,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爱动脑多观察。请你动动小脑筋,观察一下,我们该如何写好这些字呢?
①做
左中右,左右宽,中间窄,“古”字靠上写,注意笔画穿插。
②岁
竖撇点一条线,“夕”字横断撇伸展,两笔撇要平行。
③船 站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横要变提。“船”右上部分是“竖弯”。站一笔竖要长,起笔高。
④然
“然”字共七笔是点,一个左点,六个右点,下面四点拖住上面的部分,距离均等,外面两点大,里面两点小。
师范写,生描红,师巡视。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聪明过人
把大象象赶上岸
往船上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拓展练习,复述故事,引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实物,导入新课,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引导观察,书写生字,朗读课文,巩固生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