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  树之歌教案第1页
    2  树之歌教案第2页
    2  树之歌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解课题,谈话导入,初读儿歌,自主学习,提出要求,初读课文,借助儿歌,认读生字,借助规律,认读生字,指导书写,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2.树之歌
    课型
    阅读
    主备
    张秋红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7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 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保护树木。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 11 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课前准备
    课件 学生收集化石、树木等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理解课题,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树之歌。齐读。
    2.猜猜看,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学生猜。(写树的,是一首关于树的儿歌,赞美树的歌谣)
    小朋友们真聪明!歌,就是我们唱的歌谣,念的儿歌。“之”在一年级时《人之初》一课学过,是什么意思呢?(“之”是“的”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树的儿歌。
    二、初读儿歌,自主学习
    1.听录音读儿歌
    2.教师范读,学生指读。
    3.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4.读词语。这首儿歌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树。同学们认识这些树吗?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杨树 榕树 梧桐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5.走进儿歌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词语读得这么流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吧。首先有个小问题考考大家,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三、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1.自由读儿歌。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读文,师生评价。
    四、借助儿歌,认读生字
    1.出示第一句话。(指读1齐读2)
    结合图片,随文习得词语:杨树、榕树、梧桐。
    2.出示第二句话。(指读1齐读2)
    结合图片,随文习得词语:枫树、松柏。
    3.出示第三句话。(指读1齐读2)
    结合图片,随文习得词语:木棉、桦树。
    4.出示第四句话。(指读1齐读2)
    结合图片,随文习得词语:银杏、水杉、金桂。
    5.在课文中圈画树木的名字。说一说: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 。
    6.检查学习情况,开火车读。
    五、借助规律,认读生字
    1.出示:梧 桐 枫 柏 桦 松 桂 杉
    指名读,点拨: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都是木字旁,都是木字旁加字组成一个新字)
    2.老师把“木”旁边的字单独请出来,标上了拼音,同学们再对比着读读,你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探究。
    相机总结:第一行的字和第二行的字读音非常相似。有的读音完全一样,如“吾、梧”“同、桐”“风、枫”;有的只是声调不同,如“白、柏”“华、桦”“圭、桂”;有的虽然读音有所不同,但韵母都是一样的,如“公、松”“三、杉”。我们就把第一行的字称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把木字旁叫作形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有的时候,我们遇到这样的字,虽然不认识,但也可以借助声旁大胆猜一猜。
    3.拓展巩固。
    这些字,请你猜猜读什么。
    机 杆 杖 极 构 栋 柱 格
    认对一个字,加10分,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学生认读竞猜。
    4.我们只要认识了声旁,就能大概猜出这个字的读音,猜完后,别忘了向字典老师请教,看看自己猜得准不准。
    5.再次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朗读,齐读
    6.这首儿歌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树?你能从图上找出来吗?学生图文对照找,集体交流
    7.这些树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六、指导书写
    1.出示:杨、桐、松、棉、枫、柏、杉、桂
    仔细观察,同样是左右结构木字旁的字,各自有什么特点?
    2.教师讲解,范写
    (1)杨:左高右低。第五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第一横短,第二横稍长,折钩略往里收。第六笔短撇注意避让左边的点,第七笔撇稍长,轻轻出锋。
    (2)桐、枫,均是左高右低。右边部件注意不要写得太宽,“枫”的右边第一笔是竖撇,要避让点画轻出锋
    (3)棉、柏、杉、桂,均是左右等高,要注意观察右边部件起笔位置。
    棉:右边“白、巾”分居横中线上下,“白”稍扁小,“巾”略宽,悬针竖直而出锋
    桂:右边横画较多,注意四横之间间距匀称,第一横、第三横为短横,第二横稍长,第四横稳稳托住上面部分。
    柏、杉:左右等宽。“柏”的左右写紧凑;“杉”的三撇排列整齐,注意穿插,轻轻出锋,第三撇稍长学生摆好写字姿势。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七、巩固练习
    1. 读一读,选一选。
    ①枫(fēng fēn)树秋天叶儿红。
    ②松(shōng sōng)柏四季披绿装(zhuāng zhuān)。
    ③桦(huá huà)树耐寒守(sŏu shŏu)北疆.
    ④银(yín yíng)杏水杉(sān shān)活化石。
    2.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耐寒 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北疆 经得起寒冷。
    化石 北方边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树,它们的名字都有木字旁,你能准确认读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 杨树 榕树 梧桐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点评,正音。
    2.看,树家族还增添了许多新成员呢,你认识吗?
    出示: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正音:泡桐。第一行是四种树木,第二行是与树有关的叶花果实。松子、白果是松树和银杏的果实。指名读,齐读。
    二、借助图画,读背儿歌
    1.这首儿歌向我们介绍了11种树木,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读儿歌,边读边想,这些树木各自有什么特点?试着给插图上的树木写上名字。
    出示:请说出树木的特点
    杨树( ) 榕树( ) 梧桐( )
    枫树( ) 松柏( )
    木棉( ) 桦树( )
    银杏 水杉( ) 金桂( )
    2. 学生自由朗读,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1)交流点一:杨树(高),有“钻天杨”的美誉。
    ①猜猜能长多高。(能长有的杨树能长到40米高当于十几层楼高)
    ②难怪有人又称杨树为“钻天杨,指名贴树牌.
    (2)交流点二:榕树壮
    ①有很多很多的气根垂下来,插进泥土,根又生树,盘根错节,有时一棵榕树就能长成一片树林,叫“独木成林”。用儿歌里的一个字概括就是“壮”。
    ②用“壮”组词。(粗壮、壮观)
    ③榕树生长得极为粗壮,远远看去非常壮观,为人们提供阴凉,又有“避暑树”的美誉。看看插图,你分清楚哪一棵是榕树了吗?
    (3)交流点三:梧桐树叶像手掌
    = 1 \* GB3 ①这些特点主要抓住了树的什么来描写的?(形状)
    ②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③练一练:请选择一种树木,仿写一个比喻句。

    示例:银杏树叶像扇子。
    ④给插图中的枫树写上名牌。。
    (4)交流点四:枫树红、松柏绿
    ①关注颜色就能把它们找出来。
    ②松柏,分别指松树和柏树,你能看着图片,说说什么是“四季披绿装”吗?(四季常青、四季常绿)
    ③从“枫叶红、松柏绿”可以看出什么?( “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④只有人才需要穿服装,这里说松柏“披绿装”,这是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把松柏当成( )来写,说它一年四季都翠绿翠绿的,好像穿了件绿衣裳。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 5 \* GB3 ⑤指导读好这一句。
    (5)交流点五:木棉、桦树。
    ①用组词法理解“喜暖”“耐寒,喜爱温暖,你认识喜暖的木棉吗?
    ②耐,认读。能组什么词?(耐心、忍耐、耐性)
    教师介绍:冬天,我国北疆的大兴安岭地区,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只有很少几种树能忍耐这么低的温度活下来,其中就有白桦树。“耐”是什么意思呢?(忍耐)
    桦树中,最有名的树种就是“白桦”,你能根据颜色,找到白桦树吗?
    ③从这句话你还了解到什么?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④这是对偶句。教师介绍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6)交流点六:银杏、水杉、金桂。
    ①理解“活化石”:在地球上的生活时间非常久远的动物或植物。直到现在还顽强地生存着。
    ②为什么把银杏和水杉称为“活化石”呢?学生交流关于银杏和水杉的相关知识。
    相机补充:银杏在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在恐龙时代银杏和它的亲戚们的身影就已经遍布全球。银杏的生命力顽强,移栽到哪里都活得有滋有味,是非常珍贵的树种。哪一幅图是银杏?银杏叶平时是绿的,但到了秋天就会变得金黄金黄
    ③认读:银,能用“银”组词吗?(银白、银子)银,就指白色。因为银杏是以结的果命名的,银杏的果实是白色的,也叫白果。
    ④银杏是活化石,水杉也是活化石,据古植物学家考证,早在一亿多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水杉,后来地球的温度降得极低极低,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冰川,很多植物都被冻死,水杉却幸存下来,实在是太珍贵了!
    ⑤看图,理解“金桂”。闻过桂花的香味吧?联系生活,理解“满院香”。(桂花实在是太香了,浓郁的香气遍布整个院落)
    4.朗读儿歌。拍手读儿歌,指名读儿歌。
    5.联系特点,练习背诵。
    杨树( ),榕树( )。梧桐树叶( )。
    枫树秋天( ),松柏四季( )。
    木棉( )在南方,桦树耐寒( )。
    银杏水杉( ),金桂开花( )。
    三、自读理解,拓展迁移
    1.自古以来,树和人类的关系就很密切,人们喜欢树,赞美树,也从树身上得到许多启发。
    出示: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请小朋友们轻声读一读这几句话,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和伙伴们交流交流。(提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不是“树之”中树的意思,而是当“种植、培养”讲)
    4.想一想,选一选。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 )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
    A.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B.培养人才很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
    C.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5.轻声背一背,把树木给予人们的启发记在心里吧。学生练背,指名背诵
    6.除了课堂上我们学到的这些,大自然中的树家族成员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留意小区、公园里树木的牌子,认一认,看看是不是树木的名字中都带有木字旁。研究研究,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课堂总结
    1.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给树木挂名牌吧!注意在制作名牌的同时认识树木,也可以认养树木。
    2.推荐阅读《树的变化》、《树之歌》
    五、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树叶形状像手掌的是 。
    (2)四季披绿装的是 。
    (3) 喜暖, 耐寒。
    (4) 和 是树中的“活化石”。
    2.读一读,连一连
    桦树 在南方
    金桂 叶儿红
    枫树 守北疆
    木棉 满院香
    3.想一想,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木棉喜欢温暖的环境,所以生长在南方。 ( )
    (2)银杏、水杉是古老的生物,有长久的历史,所以称它们是“活化石”。( )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树 木棉 桦树 银杏水杉 桂花树
    高 壮 像手掌 红 绿 暖(南) 寒(北) 活化石 香

    相关教案

    语文树之歌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树之歌获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引入新知,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再读儿歌,整体感知,指导书写生字,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披绿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借图识字,认读生字,了解特点,识记生字,掌握偏旁,复习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