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2019)
-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培优提升卷)(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2019)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章 铁 金属材料(基础过关卷)(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2019)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章 铁 金属材料(培优提升卷)(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2019) 试卷 3 次下载
-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2019) 试卷 2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检测卷(解析版) 试卷 16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判断年代
B.1H2、2H2、3H2互为同位素
C.1mlT2O中含中子数为12NA
D.氢有三种同位素,氧有三种同位素,组成的水分子有18种
【答案】B
【详解】A. 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判断年代,A正确;
B. 1H2、2H2、3H2均表示氢气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核素,不是具体的物质,B错误;
C. 1分子T2O含有的中子数是(3-1)×2+16-8=12,所以1mlT2O中含中子数为12NA,C正确;
D. 氢有三种同位素,氧有三种同位素,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则根据排列组合可知组成的水分子有18种,D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子概念→ 道尔顿原子学说 →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 → 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 → 玻尔电子轨道理论 → 量子力学
B.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启示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
C.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8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C
【详解】A.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子概念→道尔顿原子学说→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玻尔电子轨道理论→量子力学,A正确;
B.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启示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B正确;
C. 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0个,个C错误;
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3.X、Y、Z、W和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X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是最小的,Y、R同主族,且R原子的核电荷数是Y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C.Y与X、W、R三种元素均可以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R>Z>Y>X
【答案】C
【详解】A. 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硫酸和亚硫酸,硫酸为强酸,亚硫酸为弱酸,故A错误;
B.非金属性YY>Z>X,故D错误;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醇分子式:C2H6O
C.乙烯的结构式:CH2=CH2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C
【详解】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B. 乙醇分子式:C2H6O,故B正确;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结构式应该是,故C错误; D.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
5.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NaW,故A项说法错误;
B.Cl元素的含氧酸中,HClO、HClO2等属于弱酸,故B项说法错误;
C.O、Cl、S元素对应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Cl、H2S,H2O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而HCl、H2S分子间无氢键,因此H2O的沸点最高,故C项说法正确;
D.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故D项说法错误;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W原子最外层比Y原子最外层少1个电子,W的单质制得的金属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与X可以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1:3、1:4的化合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Z>W
C.原子半径:XY>X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 Y,选项A错误;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Z >X>Y,选项B错误;
C.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若不是最高价则不一定,如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选项C错误;
D.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是Ge,为半导体材料,Z与Y可形成化合物ZY4,即GeCl4,选项D正确。
1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R、W、T六种前20号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Y、T位于同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W无正价,甲的化学式为Z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X、Z、W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Z、W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Z
C.原子半径:W<Z<Y,而简单离子半径:Y<Z<W
D.ZR2、T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A
【解析】根据信息知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R、W、T六种前20号元素,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R为O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原子序数均小于氧,且X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H、Y为Be;W无正价,则 W为F元素;甲的化学式为Z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Z为N元素,甲为NH3;乙是由X、Z、W组成的盐,则乙为NH4F;Y、T位于同族,则T为Mg或Ca。A、由X、Z、W组成盐为NH4F,其水溶液呈酸性,则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氟离子水解程度,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小于氟离子浓度,正确;B、非金属性N<O<F,故氢化物稳定性:N<O<F,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F<N<Be,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简单离子半径:Be2+<F-<N3-,错误;D、NO2、CaO2两化合物中前者氧元素为-2价、后者氧元素为-1价,错误。
1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元素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元素的各同位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A2最多有3种
B.化合物BC2的电子式为
C.B、C、D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D>B
D.化合物A2C的沸点高于A2D是因为C—A键比D—A键稳定
【答案】D
【解析】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只有氢元素,氢元素有H、D、T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有H2、HD、HT、D2、DT、T2等六种,A错误。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碳元素,所以B 为碳元素,C、D元素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短周期排在碳元素后面符合条件的只有氧元素和硫元素,所以化合物BC2是CO2,电子式是 ,B错误。C、C、O、S三种元素,C、O位于同一周期,C在前O在后,O的非金属性更强;O、S位于同一主族,O在上S在下,S 的非金属性更弱,因此C错误。D、化合物A2C是H2O,A2D是H2S,由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2O的沸点更高,D正确。正确答案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离子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
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④稳定性:HCl>HI,沸点:Br2<I2,酸性:HF>HCl
⑤NaCl 和 HCl 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⑥共价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A.①②⑥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
【答案】A
【详解】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故正确;
②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下完全电离,都属于强电解质,故正确;
③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错误;
④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Cl的非金属性强于I,所以稳定性HCl>HI;Br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I2的相对分子质量,沸点I2>Br2;HF属于弱酸,HCl属于强酸,酸性HCl>HF,故错误;
⑤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 和 HCl 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所以破坏不同的作用力,故错误;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共价键,氢气中含有共价键,故正确;
1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同周期且相邻,X、W同主族且与Y处于不同周期,Y、Z原子的电子总数与X、W原子的电子总数之比为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由X、Z组成的化合物与由Z、W组成的化合物只能发生化合反应
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碱或盐
【答案】D
【详解】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故A项错误;
B.氮元素非金属性弱于氧元素,的热稳定性比的弱,故B项错误;
C.Z、W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或,与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C项错误;
D.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硝酸,一水合氨,硝酸铵,分别是酸碱盐,故D正确;
16.在“HI(s)→HI(g)→H2和I2”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共价键、离子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D.共价键、共价键
【答案】C
【详解】碘化氢是分子晶体,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时,需要克服范德华力,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为氢气和碘时,需要破坏的是氢原子、碘原子间的共价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⑥、⑨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②、③、④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4)比元素⑦的原子序数多17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若将其溶于水,破坏了其中的__________(填“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
(6)元素①和元素④形成的化合物及元素①和元素⑧形成的化合物均为18电子分子,请写出这两种化合物按物质的量之比4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Cl- >O2->Mg2+ (2)CH4<NH3<H2O (3) (4) 第四周期第 ⅣA族 (5) 离子键 (6) 4H2O2+H2S=SO42-+2H++4H2O
【详解】(1)由于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l-核外有3个电子层,O2-、Mg2+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所以Cl-的半径最大,O2-半径次之,Mg2+的离子半径最小,故元素④、⑥、⑨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 >O2->Mg2+;
(2)元素②、③、④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CH4、NH3、H2O,CH4只有分子间作用力,NH3、H2O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由于H2O的氢键比NH3的氢键强,H2O的沸点最高,CH4的沸点最低,因此三种氢化物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4<NH3<H2O;
(3)Mg原子失去电子形成Mg2+,O原子获得电子形成O2-,Mg2+与O2-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为:;
(4)元素⑦是P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5,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大17的元素是32,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8、18、4,所以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A;
(5)①④⑤三种元素分别是H、O、Na,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aOH,其电子式是;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当其溶于水电离产生OH-、Na+,所以断裂的是离子键;
(6)元素①和元素④形成的化合物18电子分子是H2O2,该物质具有氧化性;元素①和元素⑧形成的化合物18电子分子是H2S,该物质具有还原性,二者混合时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O2+H2S=SO42-+2H++4H2O。
18.(10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 _______。
(2)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 ______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⑤与⑦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 。
【答案】(1)第二周期第VI A族 (2)H2O> H2S> PH3 (3) (4) 2Na+O2Na2O2 (5)
【详解】(1).元素④为O,处于第二周期第VI 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VI A族;
(2).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 S> 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 PH3,故答案为:H2O> H2S> PH3;
(3).元素⑦是S元素,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4).元素⑤形成的单质为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故答案为2Na+O2Na2O2;
(5).O原子和Na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19.(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
(2)④、⑤、⑥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
(3)②、④两种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
(4)④和⑨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元素⑥的单质与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答案】(1)K (2) NaOH (3) (4) Cl2+2Br-=Br2+2Cl-
(5)2Al+2OH-+2H2O=2 +3H2↑(或2Al+2OH-+6H2O=2Al(OH +3H2↑)
【详解】(1)10种元素中,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的金属元素最活泼,为K;
(2)④、⑤、⑥三种元素分别为Na、Mg、Al,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碱性最强的为NaOH;
(3)②、④两种元素为O、Na,形成的淡黄色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
(4)④和⑨两种元素分别为Na、Br,形成的化合物为溴化钠,⑧的单质为氯气,可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5)元素⑥、④分别为Al、Na,Al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3H2↑。
20.(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用离子符号和“>”表示)。
(3)④⑧⑨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用化学式表示)。
(4)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五种物质中,①H2O ②CO2 ③Na2O2 ④NaOH ⑤NaBr,
①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CO2_________,NaOH___________。
【答案】(1)第四周期第ⅤA族 (2)F->Na+>Mg2+ (3) HF HClO4 (4) OH-+Al(OH)3=AlO+2H2O (5)① H2O、CO2 NaBr Na2O2、NaOH ②
【详解】(1)元素⑩是A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⑦是13号元素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a+>Mg2+。
(3)④⑧⑨三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H2O。
(5)H2O、CO2均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Na2O2、NaOH均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Br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则
①只存在共价键的是H2O、CO2,只存在离子键的是NaBr,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Na2O2、NaOH。
②CO2的电子式为,NaOH的电子式为。
21.(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⑦的名称为__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和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写出一种由上述元素组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5)⑥、⑦、⑨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氯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HClO4 (3) 离子 (4) KOH,NaOH、Na2SO4、NaClO、Na2O2、K2O2等 (5) S2->Cl->K+
【详解】(1)元素⑦为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同一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但O没有含氧酸,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为Cl,相应的酸为HClO4;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图示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K,相应的碱为KOH,电子式为;
(3)④为Na,⑥为S,二者形成可形成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a2S,其形成过程为:;
(4)上述元素组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有多种,如KOH,NaOH等碱,Na2SO4、NaClO等含氧酸盐,还有Na2O2、K2O2等;
(5)⑥为S、⑦为Cl、⑨为K,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电子层数均为3层,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由大到小为S2->Cl->K+。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⑩
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5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02ml,原为0,81a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1ml Fe2+,0,2gB.6,0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