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5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7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导读,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河姆渡,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2.通过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3.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学习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学习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1.半坡居民生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2.河姆渡人生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3.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是什么?
    概况: 距今一万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先民栽培稻,北方先民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这些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谷 刻符龟甲 七孔骨笛
    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是在先民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耒耜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这一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思考: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原始农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贾湖遗址出土石磨盘和磨棒
    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
    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说明河姆渡居民开始定居生活
    河姆渡居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
    河姆渡人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人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说明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河姆渡的出土陶埙,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河姆渡人会制作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称旷世珍宝。
    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它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开然漆。
    半坡遗址发现地点在哪里?半坡居民生活的时间是何时?半坡遗址位于哪一流域?
    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生活时间:距今约6000年。所处流域:位于黄河流域。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遗址
    阅读教材,小组四人讨论:半坡居民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什么?饲养的家畜有哪些种类?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他们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
    居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作物:粟。饲养家畜:饲养猪和狗等家畜。制造器物:会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使用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大门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半坡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2.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地点:浙江余姚2.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3.房屋特点:干栏式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4.种植作物:水稻5.农业工具:骨耜最为典型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2.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3.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4.种植作物:粟5.使用工具:骨器、角器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粟的远古居民是()
    2.某位游客在陕西参观完秦始皇陵后,还想就近参观了解一下原始人类的生活,我们应该建议他去( )
    3.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画面( )
    4. 分析“市井”“背井离乡”等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我国居民的生活与水井密切相关。下列哪幅图片可以说明这一点( )
    5.下列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农耕生活,骨耜Sì,河姆渡出土陶猪,Quiz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的畜牧业,陶器彩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一议,干栏式建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