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97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97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教案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批: 学校 . 课题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型新授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和黍;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知道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教学重点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一、导入新课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的先民们使用了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又被称为什么?答: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二、讲授新课(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原始农业的发展”的内容,归纳相关知识点。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1)兴起: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2)发展: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3)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4)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人的生活”一节,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发现地点:浙江余姚距今年代: 距今7 000年左右生活情况: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而且还学会养蚕缫丝。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制造工艺品,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人群。生产情况:水稻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3.课件展示《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 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板,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4.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禽,主要有猪、狗、牛为主。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角器和简单的乐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了哪些进步?师生共同探讨总结。课件展示从食物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骨器、角器和乐器。相关链接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与南方的自然条件有关。水稻是喜水作物,而南方有适宜其生长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据统计,出土的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这充分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归纳相关知识,学生叙述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时间:距今约六千年。生活位置: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2.课件展示《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半坡村落布局示意图》《半坡原始村落遗址》等图片。学生根据课本及图片复述半坡人的居住区布局及房屋特征。课件展示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3.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半坡出土的纺轮》《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及课本内容归纳半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1)制作出磨制精美的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2)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用鱼叉、鱼钩、石网坠捕鱼;有时也要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3)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4)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三、课堂小结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2.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地点:浙江余姚2.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3.房屋特点:干栏式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4.种植作物:水稻5.农业工具:骨耜最为典型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2.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3.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4.种植作物:粟5.使用工具:骨器、角器 四、巩固练习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3.“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山顶洞人4.(2018·山东聊城)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5.(2018·山东青岛)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他们还制作玉器和乐器。材料二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饲养猪、狗等动物,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奔鹿、游鱼等各种动物和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简单的纺织、制衣。(1)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比河姆渡原始居民晚多少年。 (2)从以上材料中,找出我国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的劳动分工。 (4)半坡彩陶上的奔鹿、游鱼等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1.C 2.D 3.B 4.C 5.D6.(1)一千年左右。(2)最早培植水稻和粟。(3)农业、畜牧业、制瓷业、纺织业等。(4)这说明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