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1502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主 备 人
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名
考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4、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②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③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④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一个事例:
在农田中的水稻,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说出来,教师板书,然后归纳出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二、揭示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三、自学自测:请阅读教材第12~17页,在阅读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做上标记。并完成自测题: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 和 两类。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 关系。此外,还有 关系、 关系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___环境。同时,也_________环境。
2)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蚯蚓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_____________的。
四、讨论与展示
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请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动物的警戒色,壁虎的“苦肉计”,长颈鹿的颈,刺谓的刺,雪莲花的叶,沙漠植物仙人掌)
除课本插图外,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除课本上的例子外,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你还知道有哪些呢?请讨论后回答。
五、课堂小结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六、课堂达标
1、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能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
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4、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5、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 、裸地 B、草坪 C、 灌木丛 D、任意一组
6、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7、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第二课时)
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那么今天我们将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揭示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自学自测
请阅读教材第14~16页,在阅读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做上标记。并完成自测题: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 、 、 和
。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 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不同以外, 都相同的实验。
3、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变量是 ,选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鼠妇的原因是 。
四、合作研讨
阅读第15页探究中的讨论题,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的意见。
五、课堂小结
设计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
1、对照原则: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等量原则:每次实验所加试剂的量要相等。
4、多个参与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
六、课堂达标
1、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你能根据此生物现象提出什么问题? 。
方法:找到探究目的将其转换成疑问句。
2、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
方法: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假设。
3、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
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所示的探究计划: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
A.光照 B. 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教
学
反
思
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a href="/sw/tb_c771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771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