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及鉴赏专训五古诗词阅读含解析 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及鉴赏专训五古诗词阅读含解析 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古诗词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白居易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③施家财。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D.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从各方化缘的所得。
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荡秋千等风俗。
B.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C.“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D.尾联写令人伤心的故园想必又长出了新的柳条,也暗指人事的更替。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②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③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注】①马邑:秦所筑城名。龙堆:白龙推的简称。指沙漠。②锦字:《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③元戎:主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女主人公是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她目睹皇城奢靡的生活,联想到夫君征戍在外,顿生愤懑不平之情与深切思念。
B.颔联的“心随明月到胡天”与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手法相似,都将明月当作心灵相通的媒介,都表达出对远人的担忧与牵挂。
C.颈联上句借用典故表现女主人公的绵绵愁思,回文诗可以反复回旋地阅读,恰若思妇情意百转千回;下句的“笑”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D.尾联写女主人公不问夫君问主帅,何时才能燕然记功,战胜而还,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关联,赋予了本诗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2.诗歌首联历来为人称道,其中“莺啼燕语报新年”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临江仙·惠州改前韵宋·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萍乡道中谒濂溪①祠[明]王守仁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薄书曾屑乘田吏②,俎豆犹存畏垒③民。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千年私淑④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苹。[注]①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濂溪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曾贬谪至萍乡任税监。②乘田吏:史载孔子曾任乘田、委吏小官。③是垒:乡野。④私淑:指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 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
B.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
C.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
D.诗歌直抒胸臆,表达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
2.“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C; 2.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 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查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错误。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故选C。
2.译文:莽莽几千里的边塞,女墙一路延绵。黄昏之时,无数乌鸦的啼音滴落在城墙西畔。夕阳收拢最后一丝光热,落入西山。远处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笼罩,天光暗沉下来。此时可见猎队回归,马鸣萧萧响彻耳际。入夜时分,便有人吹响胡笳。秋夜瑟瑟,笳声凄凄切切不堪听。不堪听,还生愁。他是身处异乡的人。愁绪会带来无端的空寂之感,遁入无尽的黑暗后又重新和着夜色将他包裹。梦里不归家,离别有多苦,这一夜,他怕是又要彻夜不眠。一盏残灯相伴幽怀,灯花泪水两簌簌。2.答案:1.D; 2.①“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写出了作者晚年对成功治理八节滩心中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②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或作者因生前做了好事,想象死后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写出了诗人开凿险滩后内心的悠然自得(或欣喜)③表达了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或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解析:1.“唯一来源”错,第六句表明,工程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家财”。
2.解答此题,首先分析“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再分析本诗尾联的含义和蕴含的情感。“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写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突出诗人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怀,也进一步突显出诗人对百姓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注。注意联系全诗,作者抒发了他“誓开险路作通津”的雄心壮志,分析“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3.答案:1.C; 2.①放逐之悲:诗人被贬遥远的南方,难免有悲情。 ②浓浓的乡愁:途中思念故园,内心无限悲伤。③伤春之痛:暮春将去,时光易逝。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C项,“北极”和“南溟”,是虚写,不能视为“皇上的位置”和“逐臣将去之地”,只是借此说明被贬之遥远。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歌的情感,要从重点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入手。本题抓住关键点“寒食”“暮春”“可怜”“作逐臣”“肠断处”,可总结为放逐之悲、乡愁之情,以及伤春之痛,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情感即可。 4.答案:1.A; 2.①点明新春佳节,描绘生意盎然的景象,交代主人公情感触发的原因,巧点题旨“春思”。②与第二句中几千里外的“马邑龙堆”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与颔联的“层城临汉苑”相呼应。③以乐景衬哀情,以热闹美好的春景反衬闺妇思念征夫的寂寞感伤,并自然引发后面的记叙抒情。
解析:1.A.“皇城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不平之情”属曲解。“马邑龙堆”“莺啼燕语”写皇城的欢快,衬托自己的孤寂,整首诗歌写“思念之情”。故选A。
2.从“莺啼燕语报新年”来看,着是“拟人”的手法,赋予燕子的人的力量,展现出和平宁静的自然场面,“莺啼燕语报新年”和“路几千”又是对比,突出内心的震撼之感;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5.答案:1.D; 2.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 ②因飘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解析:1.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2.译文: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纵然还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怅也无法免去。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6.答案:1.B; 2.①“下拜”“荐”,照应诗题中的“谒”,与首联“凛衣巾”呼应;②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③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强化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轻视”错。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作技巧的能力。回答此题时先弄懂“下拜春祠荐渚苹”的意思以及在全诗中的位置,再分析此诗句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及鉴赏专训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53%、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及鉴赏专训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及鉴赏专训四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