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种树郭橐驼传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总体感知,学习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1.1 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2.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3.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难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二)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 。(三)字词:【一词多义】(1)病病偻,隆然伏行(动词,患病、得病)故病且怠(形容词,穷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担心,忧虑)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形容词,疲累,倦困)(2)顾去不复顾(动词,看)相如顾召赵御史(《廉频蔺相如列传》)(动词,回头)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不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动词,拜访)(3)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稠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口矣(《石壕吏》)(副词,姑且)(4)而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并列连词,并且)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转折连词,然而)字而幼孩(代词,你们的)【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4)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6)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7)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9)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2)以致其性焉尔古义:使……充分发展。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劣的人。(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文言句式】(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官戒”)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人物及人物得名的缘由。第二部分:写郭橐驼种树的技艺和方法。第三部分:把种树之理移向政务。四、学习课文1、第二段作者从哪两个方面点出橐驼技艺的高超?最后一句有何作用?明确:一是他种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二是他种的树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一句从侧面指出别人无法仿效他,增强了玄妙色彩。2、请说说四个“欲”字有何作用。明确: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又揭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应了树木的天性栽种,保护了它的生机,才收到“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3、郭橐驼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何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明确:①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要用旧土,捣土要结实。②栽好后就不动不虑,离开后也不再去看它们。③栽种时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小心,种完后就像丢弃了一样不再管它,使它们保全天性,顺性生长。4、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完树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明确:方法:“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态度:“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评价:“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5、郭橐驼是怎样评述官吏烦令扰民的?明确:先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再铺陈,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把官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6、文章是怎样运用类比手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1)作者整体上从两个方面运用了类比:①种树与治民相类比,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类比。郭橐驼提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和“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类比。种树“其莳也若子”类比对百姓要关怀爱护种树“其置也若弃”类比不要打扰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②“他植者”对树“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表面上是说种树的道理,实际上每一个种树的道理都类比着一个治国养民的道理。(2)作用:作者通过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7、本文虽重在说理,但郭橐驼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并简析其性格特征。明确:本文重点虽不在刻画郭橐驼其人,但他的形象仍然栩栩如生,这与作者在行文中高超的艺术处理是分不开的。比如作者在介绍郭橐驼这个名字的由来时,便颇有匠心地选择了能说明其外形特征的语言:“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这既说明了郭橐驼名字的由来,又勾勒出了他的外形。又如郭橐驼在对话时的用语“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等,他虽身怀种树绝技,但在讲述种树经验时毫无骄矜之气,他谦逊的语气,也烘托出他的精神面貌。再如第4段中的“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数句,语气符合他的身份,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种树人。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谈种树之道,句句恰到好处,这就增加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以及他言谈的可信性。作者是怀着歌颂劳动人民聪慧才能的感情来刻画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的。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庾,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B.“河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唐后泛指今山西全省。C.“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京城的军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窗都推崇他。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继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5.文章用简练的语言叙写了柳宗元的一生,它写出了柳宗元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答案:1.A2.D3.B4.(1)如果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呢?(2)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为奴为婢,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除了这种风俗。5.在为文上缜密细致,情感真挚;在为人上重视友情,体贴朋友;在为官上关爱百姓,革除陋习。解析:1.从语义来看,柳宗元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被贬地的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可见“永州司马”应与前面的“再贬为”连接,而不能与后面文字连接。排除C、D两项。“蛮瘴”指“南蛮瘴疠之地”,“蛮”与“瘴”形容被贬地的荒远与艰苦,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2.“也可指京城的军队”分析错误,京师:国都。3.“唐顺宗继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张冠李戴,“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的是王叔文和韦执谊,而不是唐顺宗。5.第二段中的“宗元少聪警绝众……璨若珠贝”和第三段中的“蕴骚人之郁悼……览之者为之凄恻”都是介绍柳宗元为文上的特点,第四段中“元和十年……自往播”体现的是他为人上的特点,第五段中“柳州土俗……归其父母”是他为官上的特点。参考译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曾伯祖父柳夷,是高宗时的宰相。父亲柳镇,曾任太常博士,最后官做到侍御史。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得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唐顺宗继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器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当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为奴为婢。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除了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债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远千里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学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预 习 案,知识链接·知人论世,自主学习·秀出风采,探 究 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