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诗歌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积累基础知识,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主题,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导入新课】播放林俊杰《曹操》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歌词高度凝练的概括了三国时期群雄并立,逐鹿中原的局面。其中几句歌词我感触最深,“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短歌行》,去了解曹操这位英雄到底有什么寂寞。1、“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多是用于宴会场合。行是古代诗歌体裁。分为长歌行与短歌行。《乐府题解》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2.曹操简介和文学成就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屯田;兴修水利,“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平黄巾,“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军事家: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内容: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3.时代背景从公元190年到207年,曹操迫降黄巾,争夺徐兖,迎奉天子,剿灭吕布,决战袁绍,平定河北,北伐乌桓,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初步奠定统一中国北方的局面。建安十三年(208)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见乌鸦向南飞鸣而去,感此景横槊(shuò,长矛)赋作此诗。【诗歌赏析】1.正音,一读诗歌,读通诗句。2.梳理重点词义,二读诗歌,读通诗意。小组派代表翻译重点词并串译诗句。教师点拨: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方法来写“贤才难求”的?请结合诗句举例分析。1.比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2.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总结“用典”的作用:①丰富诗歌内容,增强文采;②含蓄曲折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思考的空间;③语言精炼,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4.分析主题请你找出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忧)?出现在哪些句中? 学生回答: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是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反复用了这么多手法来写的“忧”,难道这首诗只抒发了忧吗?曹操的忧是不是一种消沉的忧?惆怅的忧?么理解忧和志的关系?你看到了他什么志向?怎么看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话? 教师点拨,总结:不是消沉的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积极发问和探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诗句,又表达了他对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结尾四句,更是以周公自比,希望贤才能全部归于自己,以山海自喻,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决心。他的这种忧,正是积极进取的人生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正是有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所以才会一扫前人抒发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正是有壮志才会想到人生短暂,更应当抓紧时间延揽天下人才及早及快建立功业。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不屈从于命运和时势的抗争,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真豪杰大英雄的本色。所以,这不仅是抒写忧愁之歌,还是求贤之歌,更是写志之歌! “何以解忧?一统天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类钩沉,迁移导入,歌行体,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体会诗情,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