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表格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1530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表格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1530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表格式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表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材P14~1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2.知道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科学探究目标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科学态度目标发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通过观察到的特点来判断微生物是否有生命。难点:发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建立“微生物是生物”的科学概念。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显微镜、观察用的草履虫的培养液、烧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托盘、吸水纸、脱脂棉球。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导入:(教学提示:出示学生春天踏春游玩的图片。)状状同学在踏春游玩途中,感觉非常口渴但忘记带水了,此时,他看到旁边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于是想蹲下去喝个痛快!你们赞同他的做法吗?说说你们的理由。(预设:同意,没有带水,而且看上去很干净;不同意,溪水里面有灰尘、小动物、细菌等。)2.追问:有的同学说溪水很干净,看着什么都没有;同时也有同学说溪水里有灰尘、小动物和细菌。到底谁的说法正确?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吗?(预设:取一些溪水,制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下来。)3.揭题:大家说得非常对,而且叙述的过程非常完整!第一步制作玻片标本,第二步观察,第三步记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水中究竟有什么秘密。(板书: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聚焦【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或电视剧中,学生会看到人们直接喝野外的水解渴。有的学生可能不会认为这样存在什么问题,而关注社会新闻的学生可能会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野外水源不干净。通过创设情境,了解学生对自然水的前认知。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制作实验帮助卡。)我们学习过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制作,大家思考一下,制作微小生物装片的步骤是一样的吗?是否需要调整呢?2.交流:如何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呢?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需要哪些材料?学生1:我认为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纱布、载玻片、溪水、滴管、镊子、盖玻片、吸水纸。主持人:应该如何制作玻片?学生2:我认为实验步骤为:①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溪水;②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③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主持人: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3:我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①四人一组,合理分配任务;②制作完玻片标本后,将实验器材归位。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按照研讨出来的方案,制作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探索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过渡:相信通过合作,大家都完成了玻片标本的制作!现在请大家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秘密吧!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 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1:我观察到了变形虫和草履虫。变形虫的形状不规则,有细胞核;草履虫像草鞋底、体表有纤毛。学生2:我观察到了衣藻,它有叶绿体和长长的触须,呈椭圆形。主持人:你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学生3:它们都由细胞组成,需要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并说明你们是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小组1:我们观察到了3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变形虫:形状不规则、有细胞核;草履虫:像草鞋底、体表有纤毛;衣藻:有叶绿体、长长的触须(鞭毛)、呈椭圆形。我们认为草履虫、变形虫、衣藻是生物,因为它们由细胞组成,需要吃食物或自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探索与研讨 主持人:其他小组有补充或疑问吗?小组2:我们有补充。_我们还观察到了线虫,是细长的,会扭曲运动。我们认为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线虫都是生物,因为它们能对剌激产生反应,还能进行排泄。_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5.小结:我们观察到了在水中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也根据自己的理由将它们划分为了生物或者非生物。生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除病毒外,一般都由细胞组成;②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③需要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④需要呼吸;⑤排泄废物;⑥对外界的刺激有应激表现;⑦有生殖现象等。6.提问:你们观察到的水中的微生物分别符合哪些特征?(预设:衣藻由细胞组成,生活在水中,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拓展与小结 谈话:这小小一滴水中就有这么多的微生物,那这杯水、一条小溪、大自然中的微生物更是数不胜数。⒉拓展:出示教材16页资料卡,引导学生阅读。3.小结:人们通常将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其实,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如属于真菌的蘑菇、木耳等。从水中到空气中,土壤中,从肉眼看不到的到可以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大多数虽然个体微小,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分为“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两个部分。虽然本课涉及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在前几课中都反复练习过,但是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还是难以合理地控制时间,因此可以设置倒计时秒表,不断提醒学生加强合作,提高效率。在画图方面,要求神似而不要求完全一致,否则会浪费时间。其次,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求学生提前组织好语言,在发言时表述清晰、准确,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交流环节更加顺畅。 课后作业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改变运输的车轮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