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电磁铁表格教案
展开第5课 电磁铁
(教材P70~71)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问:在上一课里,我们制作了电磁铁,请大家回顾一下,电磁铁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呢?(预设:铁芯、线圈、电池。)它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磁性?(预设:在线圈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磁性。) 2.追问:你们认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预设: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可以用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进行探究实验;可能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池数量进行探究实验;可能与导线的粗细、长度有关,可以分别用不同粗细、不同长度的导线进行探究实验;……) 3.过渡:今天,我们先来探究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别完成设计方案和实验。 |
|
探索 与研讨 | 5.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1: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铁芯的粗细、大小,导线的粗细、长度等。 学生2: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铁芯的粗细、大小,导线的粗细、长度等。 主持人:你们从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3: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在一定条件下,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6.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在实验中的发现。 小组1:在任务一中,我们通过保持电流大小等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线圈的匝数进行实验,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匝数越少,磁性越弱 |
|
探索 与研讨 | 在任务二中,我们通过保持线圈匝数等其他条件不变,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进行实验,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 主持人: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汇报内容有疑问或补充吗? 其他小组:没有。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因线圈匝数选择不合理或操作不当而失败,此时要鼓励学生多次尝试,并用科学的数据说话,从而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
拓展 与小结 | 小结:在一定条件下,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磁性越弱。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本课中,学生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做出假设,利用已有经验,推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可能因素;二是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有关,得出“一定条件下,线圈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的结论。这里有两条线,明线是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暗线是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制订实验方案比验证假设、得出正确结论更难一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关注,速度放慢一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研讨。 |
|
课后 作业 | 三、选择题。 1.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路中的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下图所示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 )。 参考答案 三、1.C 5.A |
|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电能和磁能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电能和磁能表格教案及反思,共5页。
湘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3 混合与分离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湘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3 混合与分离表格教案,共5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