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学设计
展开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
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 和想象的能力。
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探准备
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月光曲》音乐起)齐读课题:“曲”是什么意思?
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是著名的?
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相
机教学最后一小节) 引探过程
过渡: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
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有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 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1)这写了什么?(大海和月光的变化)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
(2)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变化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 背诵。
(相机出示课件)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3)分清事物与联想: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读课文第9自然 段末)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4)教师小结: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 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在前面写上: 柔和徐缓、有力快速、高昂激荡)
(5)系统练说:师开头一一贝多芬面对着月光,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声是柔和徐 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生接着
说一一
(6)是这样的音乐(指板书)引起了这样的联想(指板书)。这是我们的猜想,贝多芬 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不过我想: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 不一定象我们研究的那样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尔跳起几个雪 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 律更丰富了。(音乐欣赏)
(7)想象练习:你听着这首曲子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追根溯源,了解人物的心境。
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学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产生?(学 生质疑)那么,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带着问题自读第二至第八自然 段:
学生分小组研读第2――8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源泉:
(1)有感于知音:什么叫知音?从哪儿看出贝多芬遇到的是知音?这位知音特别吗? 特别在哪儿?在贝多芬遇到知音的过程中,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寄情于月光:他把这份感情寄托给了谁?(出示朗读第8小节)
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
空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引探总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 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
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
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网络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引探实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听《清晨》一曲,启发学生想象音乐的内容,并把想象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月光曲
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弹曲子
受到感染即兴创作《月光曲》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23 月光曲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3 月光曲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8* 灯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8* 灯光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