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余显斌专题练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余显斌专题练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余显斌专题练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余显斌专题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余显斌专题练,共6页。
    余显斌
    她说:“将军,谢谢您。”
    将军躺在病床上,微笑着轻轻摇头。百余岁的将军,已不再是当年金戈铁马的将军了,已不再是老家六安人传奇里的将军了。
    十五岁参加红军,十七岁担任连长的将军,已到了垂暮之年,静静地躺在病房中,面色和缓,如大别山傍晚山尖的晚霞一样,安详,宁静。
    她告诉将军,她是带着六安市委市政府和六安人民的嘱托,特意来看望将军的,这么多年来,将军为故乡的养老院捐款,为学校捐款,为扶贫工作捐款,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将军听到六安,昏花的眼睛亮了,轻声道:“我也是六安子弟。”
    她忙点着头道:“是的,您老是六安的骄傲。’
    老人摇着头,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思说着,他说,六安多好啊,六安的山多绿啊,水多清啊,六安的映山红一开,满山就如霞一般。将军的眼睛望着远处,仿佛透过窗玻璃看到了家乡,看到了大别山,看到了映山红,也看到了当年漫卷的红旗和听到了冲锋的号声。他说,六安养育了自己,自己捐点款,那是儿子孝顺娘啊,那不是应该的吗?世间哪有儿子孝顺娘,反而要让娘回头感谢的啊?
    她听了,眼圈有些发红道:“所以,您老谢绝了所有的感谢。”
    老人点点头。
    病房中一时静悄悄的,没有了一点声音。
    她问将军:“将军,您认识一个叫吴先的人吗?”
    是的,她来看望将军,同时还想向将军打听一下另一个人,一个名叫吴先的人。因为,每次捐款,吴先总是和将军一起,好像比赛一样,捐的数字相同,捐款时间前后一致,捐款总数也相同。市委一直在寻找这个好心人,却一直查不出来。
    市委领导告诉她,将军可能认识这个人。
    市委领导说,得了对方的捐助,虽然人家不希望感谢,我们却不能没有感谢之心啊,那样,我们还算老区人吗?
    将军听到她的问话,轻声重复道:“吴先?”
    她点点头道:“对啊,我们得找到吴先先生,道声感谢。”
    将军不说话,望着窗外,许久道:“不用找了,他已经牺牲了。”
    “他已经牺牲了?”她听了,险些失声叫出来。
    “他已经牺牲八十多年了。”将军肯定地说。
    她感到浑身有点发冷,怎么可能?一个牺牲了八十多年的人,怎么可能一直给六安捐款,而且不是一次,是几十年,是无数次。她想,这话如果说出去,谁也不会相信啊。她望着将军,确定将军很清醒,没有迷糊。将军可能也看出她的疑惑,对儿子指指自己背后,示意将自己扶起来,坐靠着枕头道:“他牺牲了,我亲眼见到的。”
    “怎么牺牲的?”她问。
    “冻死的。”将军缓缓地说。
    将军说,那是一九三六年,是他参加红军的当年,红四方面军就开始了长征,翻越夹金山。将军说,夹金山多高啊,雪花就如棉团一样向下砸,砸得天地一片白,一片寒颤颤的,滴水成冰啊。将军说,他掉队了,拄着一根棍子,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走。沿路有很多战士冻死了,或坐着,或靠着,或斜倚着枪,都成了雪雕。在一处山垭口,他看到一尊雪雕,坐在那儿,靠着石头,被冰雪焊在石头上,烈士的一只手攥着拳头高高举着,直立在寒风暴雪中。将军说,他当时想,烈士这样,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呼喊口号,还是在指着什么方向。他走过去,轻轻掰开烈士的手。说到这儿,将军叹口气道:“从此,我就再也忘不了他手心里的东西。”
    她忙问:“什么东西?”
    将军说:“一块银元,还有一张纸条。”
    将军给儿子示意了一下,儿子拿来一个包,将军接过,抖抖索索将包打开,里面有一张纸条,已经泛黄,显然有很多年了。他将纸条递给她,上面有一行字,虽然已经褪色,但还能隐隐约约看清,写道:我是六安人,名叫吴先,请代我交上党费。
    将军流下了老泪:“从此啊,我每次交党费都是双份,因为我不再是一个人活着了,是两个人,一个是我周隆盛,另一个是吴先。”
    她明白了:“从此,捐款什么的,您老也都是双份。”
    将军缓缓点头:“这样,我心里才安啊!”
    将军说的时间长了,大概也太激动了,激烈地咳嗽起来。
    儿子见了忙劝道:“爸,你歇歇吧。”
    她也忙劝将军歇歇。她说,过两天会再来看将军。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第三天一早,她就接到将军儿子的电话,将军离世了,离世前给她留了一封信,让她带回六安。她去了,打开信,里面是一张银行卡,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显然是将军在病中写的:这是我最后一点积蓄,现交给故乡。
    信的结尾署名:吴先、周隆盛。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10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躺在病房中、垂暮之年的将军一听到六安,昏花的眼睛就亮了,并深情地赞美家乡的山水,体现出一个游子对家乡由衷的眷念与感恩。
    B.这个名叫吴先的人,每次捐款总是和将军一起,并且数字相同、时间一致,这一情节暗示两人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C.小说中“她”是一个线索性人物,正是借助“她”的观察与感受来刻画将军形象、“她”与将军的对话来交代事件来龙去脉,推动情节发展。
    D.小说结尾部分写将军与“她”一别成永别、很快便溘然离世,给全文笼罩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小说情调一下子由激昂变得阴沉压抑。
    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画线文字的作用。(6 分)
    9.小说中先后出现了两张纸条,这样安排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6 分)
    7.D(“给全文笼罩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小说情调一下子由激越变得阴沉压抑”不正确。小说结尾虽然写到将军辞世,但从总体看,小说情调是悲壮、崇高的。)
    8.①借将军的回忆,再现当年红军长征时的艰辛与苦难,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②交代吴先的身份和纸条来历,解释前文悬念并照应标题,也为下文相关情节做了铺垫;
    ③展现以吴先为代表的红军战士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每点2分)
    9.①前一张为吴先烈士牺牲前所写,请求代交党费,体现了他忠诚于党,信念坚定;
    ②后一张为将军病中所写,要求将最后的积蓄交给家乡并署两人名字,体现了他敬重烈士、热爱家乡,无私奉献;
    ③两张纸条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老-辈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也象征着革命精神永续传承,深化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
    贼道
    余显斌
    那年,雪很大,雪花一片一片向下拍。
    王小义知道,买卖来了。
    王小义是盗,说白了,就是贼,身手很高,三十年来,没落过网。之所以如此,是他有一套周密的计划。王小义做贼,有踩探的,销赃的。生意做成,三七分成。
    没人担心王小义食言独吞,在贼界,王小义贼德很高,口碑甚好,从未发生此事。因而,谈起王小义,赋们都一翘手指,道:“王哥,高!”
    这次送信人在信中详细指出了银子所在地方,而且画了地图。当然,信中没有忘记告诫,自己那份,藏在月亮洞内,月明之夜,自己去拿。纸中,还包了一个玉饰,碧绿的玉鱼儿。信中特地嘱咐,偷了银子,把玉鱼儿放下。王小义火不烤了,也没心思坐了,出去了一趟。
    天很阴,雪花那个大呀,一团一团落下来,砸在雪地上,“噗噗”直响,但王小义走过,地上没一点脚印。王小义出去了一趟,证实了信息的准确性。当夜,一身白衣,出了门。
    银子整齐地码在那儿,一夜间,全转移了地方。当然,临走,王小义没忘了放下那个玉鱼儿。尽量满足同伙要求,是王小义另一贼道。
    第二天,王小又起得很迟,见没啥动静,走到街上去遛遛。
    城里,到处贴着告示。昨夜,县衙门所接受的救济捐款,和朝廷下拔的救济款,一文不留,被贼全部盗走。
    “听说,那银子放在一处极秘密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人议论。
    “天哪,没有救济银子,几年大旱,没粮过冬,那还不把人饿死光。”又有人接口。
    王小义心里一惊,很是后悔。正常情况下,他只偷富户,不偷穷家小户,没啥可偷;也不偷官府,惹不得,弄不好会掉头的。
    王小义心情惶惶回了家,坐不是,站不是。
    下午,又有消息传出,贼已显了影踪:在藏银地方,发现了一个玉鱼儿,是县尉大人的饰品。县令一怒,捆了县尉,严刑拷打,不交银子,就交人命。
    王小义听了,窜到街上,随着看热闹的人流,涌向衙门。
    衙门外,人满为患。县尉跪在堂上,满身刑具,浑身是血。县太爷坐在堂上,咳嗽一声,对着县尉道:“你一生清明,口碑甚好,为什么做这样为人不齿的事?”
    下面,所有县民,议论纷纷,也纷纷点头。
    县尉没说什么,转过身,对着县民们跪下,一下下叩头,然后泪流满面道:“乡亲们,我有罪,没搞好治安,让贼偷了大家的救命银子。但,我绝不是贼啊。”
    县令笑了,呵呵的,一拍惊堂木,道:“你自夸清明,却如此卑鄙。来呀,大刑侍候。”一声令下,棍棒如雨,不一会儿,县尉晕倒地上。
    县令一挥手,让人将县尉提下去。
    一县百姓,也叹息着离开。
    第二天,县尉又被提上大堂,不待动刑,他抬起头,道:“大人,你给我几天期限,我一定把银子追回来,分文不少。”
    “好吧,把县尉大人的母亲接进县衙,县尉大人你免除了后顾之忧,好好捉贼吧。”说完,哈哈 大笑。大家都明白,这是在扣人质,县尉是个大孝子啊。
    时间一晃,到了月半,县尉依然一筹莫展。那夜,在狱中,空中飞下一个纸团,教他这一句话,而且保证,一定会找到啊,可是至今没有音讯。正在长吁短叹,又一个纸团飞下,落在他手上。
    他拿起纸团,忙追出,外面,空空的,不见—人。
    那夜,明月如盘,高挂天上。月亮洞,黑幽幽一片,阴森可怖。一个人影,鬼魅一般,闪进洞,火则一亮,照着洞内银子,分明不像是四成,倒像十成。
    银旁,插一木牌,上写:贼亦有道,盗亦有德。
    黑影一惊,转身欲逃。一声锣响,一群差役拥上来,围住蒙面人。当头是县尉,抓住蒙面人面巾,一扯,一惊:那人,竟是县令。(节选自2010年1月《文学报》有删改)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16.文章多次出现“玉鱼儿”有什么作用》
    17.联系全文,分析县令这一人物形象。
    18.文章以“贼道”为题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15.王小义雪夜收信盗银王小义发现盗银来历县尉被捉、被审县尉依计捉贼。
    16.⑴埋下伏笔,巧设悬念⑵推动情节的发展⑶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17.县令贪赃枉法、监守自盗、栽赃他人,是一个为官无德、不顾百姓死活、 阴险狡诈的“贼”官。
    18.王小义行盗有周密计划、行盗水平高;贼德好,口碑好,守信用;尽量满足同伙要求;只偷富户,不偷贫户与官府;做贼有原则、有底线、讲道德。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4赘余成语30练(练习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4赘余成语30练(练习版),共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4赘余成语30练(记忆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4赘余成语30练(记忆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孑然一身”指孤零零的一个人,“贻笑大方”是让内行笑话,“莘莘”形容众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小说专题练习——余显斌小说(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小说专题练习——余显斌小说(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