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章 声现象》章末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人教版八(上)

    《第2章 声现象》章末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1页
    《第2章 声现象》章末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2页
    《第2章 声现象》章末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人的一种错觉
    B.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2.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B.液体C.固体D.真空
    3.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C.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D.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4.广大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为祖国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为了提前掌握火车运行情况,把耳朵贴近铁轨听,是因为( )
    A.铁轨传声比空气慢
    B.铁轨传声比空气快
    C.铁轨传声可以提高声音频率
    D.铁轨传声可以降低声音频率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定相同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调不同
    6.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 )
    A.头骨B.听小骨C.神经D.鼓膜
    7.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这是一种巧合
    C.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D.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8.如图所示,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家在演奏前,总是要调节琴轴以调整弦线的松紧程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振幅C.响度D.音色
    9.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 )
    A.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0.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开国大典》,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刻苦学习。在影院里,他们还感受许多物理知识,如“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响度B.降低音调C.通风换气D.减少回声
    11.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泡沫是有规则的振动
    B.这是噪声的波形
    C.此波形反映出的声音时大时小
    D.此波形反映出的声音时高时低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结论或描述正确的是( )
    A.声的产生和传播实验都可在真空中进行
    B.只要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们都能区分回声与原声
    C.声音的特性主要是指音调、音色和乐音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讲,物理课上的睡觉鼾声是噪声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这学期结束前,学校组织了体育期末考试。在跳绳时,我们会听到“嗡、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 (选填“空气”或“跳绳”)振动产生的。
    14.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 m/s。打雷时,某人先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1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 、 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16.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 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 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
    17.地震时产生的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频率低于 Hz,且破坏性大,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除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以外还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2)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3)若将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 ;(选填字母)
    A.甲,乙都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B.甲,乙都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C.甲能看到,乙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D.甲看不到,乙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19.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0.在笔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汽车鸣笛一声,2s后汽车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问:
    (1)2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多远?
    (2)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3)鸣笛时,汽车离山崖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1.小红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1.4s,求长铁管的长度。(v铁=5100m/s v声=340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面面对烛火,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故选:D。
    3.解: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m/s,故A错误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B正确;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物体不振动,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故D错误。
    故选:B。
    4.解: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铁轨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把耳朵贴近铁轨听,游击队员能提前掌握鬼子和汉奸火车运行情况。
    故选:B。
    5.解:A、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还与温度有关,因此,其声速度可能是变化的,故A错误;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
    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如果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或缺少传声介质、人耳听觉障碍等都可能听不到声音,故C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6.解:外界的声音传到人耳处,会首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这种振动传递到耳内,故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鼓膜。
    故选:D。
    7.解: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主要是因为声音传到武侠者的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他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A、B、C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8.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解:
    AB、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
    超声驱狗器发出超声波,其频率高于20000Hz,狗能听到,而人听不到。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而不是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故B正确、A错误;
    C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D错误。
    故选:B。
    10.解:声音在传播时遇到墙面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回声会对原声产生一定的干扰。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可以减少声音的回声,而不是为了增大响度、降低音调,更不是为了通风换气。
    故选:D。
    11.解:AB、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其振动是不规则杂乱无章的,是噪声的波形,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可知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声音时大时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周期不同,可得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声音时高时低,故D正确。
    故选:A。
    12.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传播实验不可在真空中进行,故A错误;
    B、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能听到,但不一定能区分开回声与原声,因为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小时间为0.1s,故B错误;
    C、声音的特性主要是指音调、音色和响度,故C错误;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讲,物理课上的睡觉鼾声已经其他同学的学习,是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解:
    在跳绳时,我们会听到“嗡、嗡、嗡”的声音,这是跳绳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空气。
    14.解: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故人离雷电处的距离为:
    S=vt=340m/s×5s=1700m。
    故答案为:340;1700。
    15.解:在敲击长钢管时,敲击声既通过钢管传播,又通过空气传播,又因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大于0.1s时,人会听到两次响声;
    故答案为:钢管;空气。
    16.解: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振动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空气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7.解: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声是次声波;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波,这种声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它的频率低于20Hz,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就很严重。
    故答案为:次声波;20。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解:(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传递能量。
    (2)正在发声物体在振动但不易观察,为了观察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在月球上做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做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应选C。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量;(2)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C。
    19.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则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减弱;真空。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0.解:(1)由v=得,2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车=v车t=10m/s×2s=20m;
    (2)2s内声音通过的路程为:
    s声=v声t=340m/s×2s=680m;
    (3)鸣笛处离山崖的距离为:
    s=(s车+s声)=×(20m+680m)=350m。
    答:(1)2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20m;
    (2)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680m;
    (3)鸣笛时,汽车离山崖350m。
    21.解:
    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设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1,则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2=t1+△t,
    因为v=,且声音在铁管中和空气中传播的距离相等,
    所以声音传播的距离:
    s=v1t1=v2(t1+△t),
    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
    t1===0.1s,
    所以铁管的长度:
    s=v1t1=5100m/s×0.1s=510m。
    答:长铁管的长度为510m。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