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展开重点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难点日本幕府政治的兴起。
一、阿拉伯帝国1. 背景(1)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2)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3)穆罕默德建立政权及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2. 帝国建立:8 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3. 鼎盛(1)政治:最高统治者 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繁荣;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3)文化① 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②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 兴起过程(1)13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2)14 世纪中期,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3)1453 年,灭亡拜占庭帝国。(4)16 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 统治(1)政治:最高统治者 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2)经济:15—16 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3)外贸: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 南亚(1)笈多帝国① 政治与经济: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② 宗教: 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2)德里苏丹国:13 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2. 东亚(1)日本① 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从 646 年开始,日本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 庄园制与武士: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③ 幕府统治a. 建立:12 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 时期。b. 政治统治: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c. 锁国政策:德川幕府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2)朝鲜① 基本统一:7 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 高丽王朝建立:10 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统治。③ 迁都改号:14 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④ 维护主权:16 世纪末,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一、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的内容和积极作用 ★★★1.交流的内容(1)贸易交流:阿拉伯帝国曾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扼三洲要冲,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有海上贸易和陆上贸易。(2)文化交流: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上取得重要成就,又将它们贡献给了人类,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东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3)技术交流① 阿拉伯的三角帆船传到西方,推动三桅船制造,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② 阿拉伯人将许多中国的发明,如指南针、火药等传到西方,推动西方社会的转型。
2. 积极作用(1)对西方① 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② 阿拉伯文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③ 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2)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产生背景(1)10 世纪,庄园的形成、发展导致班田制被破坏和地方豪强势力增强,彼此争夺利益,社会动乱,皇权式微。(2)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2. 等级权力(1)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2)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士是统治阶级,上至将军、大名(地方封建主),下至一般武士。(3)幕府将军和守护大名联合,形成幕藩体制;将军由同一家族的人世袭担任,大名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听命于将军。(4)将军和大名都养有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上一级获得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上级。
二、日本幕府统治 ★★
3. 影响(1)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2)使手工业、农业技术得到进步;城镇逐渐形成;加快了内外贸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3)德川幕府严格的等级制和锁国政策保护了封建制度,但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也失去了利用工业革命等海外优势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
例 [2016·天津卷]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 中国商人 B. 阿拉伯人C. 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 奥斯曼土耳其人
解析:B 对,根据所学知识,四大发明从中国传到欧洲,阿拉伯人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据此类推,题干中所述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也是通过阿拉伯人。A 错,在古代,世界各大洲长期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较少,因此不是主要通过中国商人。C 错,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时期,此时四大发明已经基本传入欧洲,因此不可能主要通过马可·波罗等人。D 错,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1. 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 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B. 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C. 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D. 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2.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会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其主要表现在 ( )A. 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 B. 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C. 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 D. 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
3. 笈多帝国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 )A. 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 B. 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C. 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 D. 使帝国内政令能够统一4. 有学者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 世纪末 7 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 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强了日本的紧迫感B. 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社会变革C. 新罗与唐朝发展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D. 日本需要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5. 678 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瓘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胜其弊。”高宗只好作罢。由此可见 ( )A. 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 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相关事务C. 客观上为高丽王朝建立提供了条件D. 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
1.右下图为某校高一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时制作的一幅时间轴,其中第三个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建立麦地那政权B. 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C. 大规模向外扩张D. 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解析: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是在622 年,故A 项错误;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是在632 年,故B 项错误;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故C 项错误;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故D 项正确。
3.美国学者麦克• 哈特著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 )A. 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B. 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C. 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D. 他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解析: 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公元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一些伊斯兰教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故选D 项。
4.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 ( )A. 中央集权制的瓦解 B.阶级矛盾的激化C.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地方豪强的扩张解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日本国有封建土地制度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庄民”和“庄园”产生,故C 项正确;中央集权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 项;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 项错误;地方豪强的扩张是庄园形成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 项错误。
5.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下列信息表明 ( )A. 中央政权更替频繁 B.中央内部争权日益严重C. 政治统治趋向衰败 D. 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770 年到791 年,新罗多次发生了叛乱,表明新罗政治统治不稳,逐渐走向衰败,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权更替,故A 项错误;B项“中央内部争权”据材料无法判断得出,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了“平叛”,无法看出君主权力是否得到强化,故D 项错误。
6. [2016·上海卷]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 )A. 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帝国解析:13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到16 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期间它把东西方交往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牢牢地控制住,从而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故D 项正确;A 项错误,时间和地理位置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错误,地理位置不符合题干要求;C 项错误,时间不符合题干要求。
7. [2016·天津卷]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 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C. 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 奥斯曼土耳其人解析: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使者,也是中国重大发明和中国物产传到欧洲的桥梁,故B 项正确;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商人的活动很少能到达欧洲,故A 项错误;由于交通工具和地理因素的限制,欧洲人到达古代中国很艰难,而且马可·波罗是元代才来中国游历,并不是促进两地物产传播的主要途径,故C 项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商路,不利于中国与欧洲往来,故D 项错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的交流。——整理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 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的变化。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存之争信仰之争,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下设各部大臣,②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113世纪,214世纪中期,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3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ppt、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doc、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素养落实4中古时期的亚洲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索引,伊斯兰教,麦地那,亚非欧,巴格达,被征服地区,小亚细亚,伊斯坦布尔,统治阶级,恒河中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