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声音的特性》课时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62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声音的特性》课时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62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声音的特性》课时同步训练(四)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62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在今年学校组织的迎“元旦”联欢活动中,某同学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
2.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播出时,小敏没有看屏幕,听声音就知道是主持人董卿在说话。她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匹马立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频率高B.音色差C.音调高D.响度大
4.下列的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引吭高歌
B.这音太高,唱不上去
C.请勿高声喧哗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小明和小华读出a、、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表,分析可知( )
A.小明声音音调低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D.小华声音响度大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当你带上口罩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7.如图所示乐器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声音大小一样,并且是同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甲、丙的声音大小一样,但不是同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乙的声音比丁的声音要响亮且尖细
D.丙的声音比丁的声音要响亮且低沉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人们通过音色来判断不同歌手的声音
D.优美动听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声”指的是音调
D.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0.如图所示的做法中,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高架路旁的隔声板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在音美测试的考场中扬声器传出优美的乐曲,同学们通过声音的 判断出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 dB。
12.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悠扬悦耳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声音通常有 、 、 三个特性。
13.下面是一些和声音有关的词语: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高声喧哗、曲高和寡。其中跟男低音、女高音描述的是同一声音特征的是词语 ;
14.如图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力大小一定,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探究的是 与频率的关系: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探究的是 与振幅的关系,用钢尺和塑料尺拨动时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的 与材料有关。
15.为了监控生活环境中噪声的情况,在一些居民小区或路口,安装了噪声检测仪(如图)。从声音的特性看,噪声检测仪显示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发声在相同时间内的波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对A、C音调相同,响度较大的是 波形图;
(2)对A、B响度相同,音调较高的是 波形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1)如图所示,在测量木梳长度的实验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木梳的长度为 cm;
(2)小亮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塑料片划动速度由慢到快,木梳齿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逐渐变 ,由此表明音调的高低由 决定。
18.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闹钟作为声源进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观察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响度。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如图所示,将收集到的阻隔声音的材料:羽绒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依次填满纸盒中空隙,并盖上盒盖,注意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化。
(1)为保证测试合理,他们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案“用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这种方案与“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进行比较更合理,请指出“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的一点不足:
(2)如果是你进行实验,却又找不到闹钟,你打算用什么来替代闹钟作为声源? ;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发声响度应 。
(3)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由题意知,小明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面的振幅,从而改变鼓声的响度大小。
故选:A。
2.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小敏没有看屏幕,听声音就知道是主持人董卿在说话,这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3.解:张飞大喊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也大,因此会吓退十万曹操大军,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故选:D。
4.解: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这音太高,唱不上去,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B正确;
C、请勿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5.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和小华读出a、、e三个拼音字母时,小华发出声音的频率比小明高,所以小华声音的音调高,小明声音的音调低,故A正确,C错误。
响度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从表中得不到影响响度的信息,无法比较响度大小,故BD错误。
故选:A。
6.解: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解:A、由图知,甲、乙声音的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波形的形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相同,不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甲、丙的声音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波形的形状相同,音调不同,因此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
C、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都有2个波峰和2个波谷),即它们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尖细程度相同;乙的振幅大,响度大,故C错误;
D、丙的振动次数比丁的振动次数少,丙音调低,声音低沉;丙的振动幅度比丁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响亮,故D正确。
故选:D。
8.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不同歌手演唱的乐曲,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C正确;
D、优美的歌声从音乐角度分类属于乐音,但影响人的休息,在环境角度来看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D。
9.解:A、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故A正确;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声”指的是响度,故C错误;
D、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故D正确。
故选:C。
10.解: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解:
(1)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2)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声音的干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3)0dB是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故答案为:音色;传播过程中;0。
12.解:从物理学的角度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响度。
13.解: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高声喧哗、曲高和寡中,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高声喧哗都是指声音的响度,曲高和寡指音调高,所以跟男低音、女高音描述的是同一声音特征的是词语曲高和寡。
故答案为:曲高和寡;能量。
14.解:如图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
若用力大小一定,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即其振动的快慢不同,故探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其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探究的是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钢尺和塑料尺材料不同,用钢尺和塑料尺拨动时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的音色与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
15.解:从声音的特性看,噪声检测仪显示的是声音的响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故答案为:响度。
16.解:(1)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根据A、C可以看出A的振幅大于C的振幅,故响度较大的是A波形图;
(2)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根据A、B可以看出B的振动频率快,故音调高的是B波形图。
故答案为:A;B。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解:
(1)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由图可知B方法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1.1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9.1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9.10cm﹣1.10cm=8.00cm;
(2)拿一张硬纸片,用同样的力在木梳上划过,硬纸片在木梳上快速划过时,木梳齿振动快,听到的声音音调高;因此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故答案为:(1)B;8.00;(2)高;振动频率。
18.解:(1)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难以比较前后两次响度的大小,具有很大的误差;
(2)机械闹钟、手机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时,应控制声源的响度是相同的;
(3)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小,说明隔音性能越强,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听不到声音的距离由小到大是羽绒服、泡沫板、塑料袋、报纸,可知隔音性能由好到差为羽绒服、泡沫板、塑料袋、报纸。
故答案为:(1)难以比较前后两次响度的大小; (2)手机; 保持不变; (3)羽绒服。
字母
小明
小华
a
109.2Hz
261.2Hz
115.4Hz
279.0Hz
e
120.5Hz
282.8Hz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张吉怀高铁,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声音的三个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