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5644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背景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目标,何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春秋时期的农业,铁制农具,1铁制农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如何?
掌握东周的概念、历史分期和“春秋”名称的由来。
掌握春秋时期以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为特点的农业发展状况,大体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并能简单分析其原因。
了解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二、王室衰微三、诸侯争霸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宗庙之牺,为畎亩(quǎn 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冉耕(孔子弟子),别号伯牛;司马耕(孔子弟子),字子牛;姓牛名子耕(晋国大力士)。
牛耕利用了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1)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农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农耕的出现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1.衰微原因:分封制逐渐瓦解(1)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2)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东周王室的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辖的土地面积大为缩小;(2)直接管辖的军事力量日益减少, 逐步丧失兵权;(3)周王室财政拮据,财力、物力、人口减少,不得不仰赖诸侯国的资助。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原因(1)王室衰微。(2)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3)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其口号 齐桓公;“尊王攘夷"
为什么齐桓公会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呢?
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
结果: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发动的。战争的结果是肥了大诸侯国,但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新旧制度的交替时期,战争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扫清了道路,奴隶制度迅速瓦解。
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
(3)争霸战争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大国在争霸中,开拓了疆土,使春秋初年的100多个国家,逐步缩减成10余国,形成了南方的楚,北方的晋、燕,东方的齐,西方的秦,东南的吴、越这几个势力中心,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这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4)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频繁的战争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和各族间的广泛交流。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开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分封制开始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开始进行争霸战争,从而使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图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试讲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商周青铜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春秋时期青铜盖鼎,春秋莲鹤方壶,王子于戈,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不断活跃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实力不断衰弱,春秋争霸形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东周,经济发展,铁器牛耕,效率提高,开垦荒田,私田出现,公田荒废,分封瓦解,诸侯争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