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569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569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题,落实后小组内互相口述,课下自己查找出自?论语?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论语?十二章
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版〕要求七到九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1版〕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局部。?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文化,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为达成“课标〞的相关要求,以?论语?十二章为依托进行扎实的讲解,引导学生走近?论语?十分必要。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取的?论语?十二章均是较为短小的语录,涉及“修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均是?论语?中流传度较广的局部,在文言用法和知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扎实落实。这是学生步入初中以来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此前学过?世说新语?两那么,在学习?古诗四首?的时候也略微涉及了一些文言知识,是学习?论语?十二章的根底。教材中的选文最终指向引导学生理解?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态度,因此勾连其他材料进行专题学习对于学生的开展应有所裨益。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尚处于知识积累和语感培养的阶段,对于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有差异的文言文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和畏难情绪,因此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引导其走近经典。学生在初一上的历史课上对孔子有一定了解,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切入深入理解经典,可能是一种贴近学生的尝试。
教学
目标
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含义。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积累文言知识。
了解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了解?论语?的根本内容,从孔子其人入手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
拓展?论语?中除十二章以外的内容,通过细读研讨深入理解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重点
结合?论语?十二章文本细读,体会孔子形象;初步阅读?论语?其他相关篇章,在迁移阅读中提升文言语感,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难点
以个人感性经验理解?论语?十二章及拓展材料的具体内涵,深入理解孔子形象。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初识?论语?十二章
环节一:我来正字音
结合书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查出所有生字词的读音〔直接标在选文上〕,朗读三遍。
正音
明确字音
环节二:文言字词小比拼
圈画出容易写错和翻译较难的字词,进行梳理归纳。
归纳
明确字形字义
环节三:我也来分类
1.独立完成教材“思考探究〞的第一、二题,落实后小组内互相口述。
2.根据最初的理解,按照要求为十二章内容分类。〔在选文上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
个人落实翻译后小组讨论口述,分类理解
落实翻译,初步分类理解
第二课时:走近孔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孔子初印象分享
根据学情调研分享学生对于孔子的不同初印象
引发学生对于孔子形象的探究兴趣
分享、比照、思考,形成对孔子形象的初步认识
根据学生情况引出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孔子拼图
各小组抽取两章?论语?任务
每位组员先认真对照书下注释,明确句意,写写自己的感受〔2分钟〕
小组交流讨论,要求结合原文文意和个人体验〔5分钟〕
全班展示,共同完成孔子拼图〔10分钟〕
讨论
探究
分析
通过小组合作细读?论语?十二章,建立起?论语?与孔子形象之间的联系
环节三:小夫子写给老夫子的一封信
教师朗读自己写个孔子的一封信,分享?论语?学习的心得体会及对孔子形象认识的变化。
体悟感知
促进学生进行感性思考,教学相长。
环节四:作业布置
一、任选一项作业完成。
1.画出你心中的孔子的样子,画技不佳可以上网搜索图片,并说明突出了孔子哪个特点。
2.给孔子写一封信,说说你对他的认识变化。〔200字左右〕
二、课下自己查找出自?论语?的成语
迁移
运用
形成对孔子形象的深入认识并进行书面表达
板书设计
孔子的形象
第三课时:走近?论语?中孔子的快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引入
以历史名人对孔子的评价引入,明确孔子的影响。
迁移思考,深入感知
稳固提升对孔子的认识
环节二:?论语?中的成语
组织学生分享课下自己查找的相关成语。
自主分享
感受?论语?中凝结为成语的人生智慧
环节三:向孔子的快乐出发
组织阅读拓展材料,理解孔子的人生意趣
比照孔子的乐与不乐,体会?论语?中传达的人生追求
深入阅读
从“乐与不乐〞的细处入手体会孔子的人生境界
环节四:也说孔夫子对我的影响
学生自主分享学习所得,结合人生经历谈启示
拓展迁移,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使用在?论语?专题中学习的内容指导现实生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介绍孔子,展示学习目标,重点章节学习,预习上节课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自学结果,各章内容之我见,学习成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一等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