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2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
-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其他 10 次下载
- 19《海滨小城》教学反思 其他 7 次下载
-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其他 10 次下载
- 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反思 其他 9 次下载
- 23《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 其他 7 次下载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共1页。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乐学的学堂,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想法。
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投入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老师。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上课的前三分钟内,我请孩子们在地图上标注小兴安岭的位置,这既激发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又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方法,并且迅速切入主题,明确本节课自学的重点。
二、融入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整体疏通感知课文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录像,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陶醉其中,不时指点着,发出一声声惊叹。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地理解了“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地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人们内心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进一步体会文章。因此,在学生朗读、背诵时都配以抒情的音乐,使得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更好地调动情绪,充分的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文章。
三、营造情境,在交流的乐趣中陶冶情操、挖掘潜能
在学习本课时,我先后安排了3次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时间超过1/2。在教师营造的自学情境中,孩子们潜心读书。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充分挖掘潜能,抓住一点,突破一点。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感悟,层层深入。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树木的变化为突破口,圈画、理解、品读。每个孩子内心里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交流,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我在课堂中多次采用了小组竞赛法,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中团结协助,在交流中互相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孩子们学习的潜能。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