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第1课时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576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2 金木水火土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2 金木水火土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识字2金木水火土第1课时课件pptx、2金木水火土课文朗读视频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横”就是“一”。(编歌谣)
两“横”就是“二”。(编歌谣)
三“横”就是“三”。(编歌谣)
口内一撇一竖弯(巧记)
“五”像“工人”腰间挂折尺。
“地面之上”和“地面之下”分别有什么?
“一个”“萝卜”就是“下”。
一、说出生字,将足球排放在楼梯上。
三、完成算术题,说出生字。
一 + 一 = ( ) 一 + 二 = ( )口 + 儿 = ( ) 一 + 卜 = ( )让 - 讠 = ( ) 三 –二 = ( )
一(一天)(一个) 二(二十)(十二)三(三天)(三月) 四(四十)(四个)五(五只)(五个) 上(天上)(上下)下(上下)(下来)
田字格歌谣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它们都是独体结构,笔画中都包含了“横”。
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关键笔画。
写“横”的要点:从左往右,起笔稍重,收笔稍按一下。
一,“一”的笔顺是: ,共1笔,组词(一天)(一个);二,“二”的笔顺是: ,共2笔,组词(二十)(十二) ;三,“三”的笔顺是: ,共3笔,组词(三天)(三月) 。
1、认识了“一、二、三、四、五、上、下”7个“会认的字”;2、认识了“田字格”;3、学习了三个“会写的字”:一、二、三;4、学习了一个新的笔画:一(横);5、初步学习了课文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2 金木水火土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识字2金木水火土pptx、识字2金木水火土朗读_202292192049mp3、上山打老虎mp4、山村咏怀-邵雍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金木水火土授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木水火土,田字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2 金木水火土教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一个人,一张沙发,一支笔,一块橡皮,一只猫,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