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
课型:文言文 讲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成语感
教学方法:诵读、复述、疏通、讨论,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新课导入:
课前两分钟训练,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
(二)文学常识: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纂而成,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五)研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
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
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2.《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一种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看发则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来到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恰恰缺少意蕴,所以
“柳絮”一喻更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4.“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
一是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二是“笑”前喻“乐”后喻;三是为“柳絮”一喻而“笑乐”。赞赏道韫的才气。
5.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道韫的赞赏?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
小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雪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
(六)拓展训练:
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描绘不同形态的雪,同时也要写出意蕴。
“撒糖空中差可拟。” “未若槐花迎风飘。”“未若鹅毛当空舞。”
“棉絮纷飞差可拟。” “未若梨花漫天飞。”“未若天仙散百荷。”
“樱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玉屑静静落。”
(七)作业:翻译《咏雪》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才华横溢的谢道韫,这节课我们来结识另外一位聪明的少年——元方。
(二)分析题目:陈太丘是元方的父亲,做过太丘县令。“与友期”是与他的朋友相约。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去掉标点,让学生朗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文。
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 并分角色表演,一生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五)研读课文。
读中质疑,在书上将疑难点进行圈点勾画。小组内解答不了的请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问题: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他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历知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3.批评他人无礼,而元方自己却对客“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不是也无礼?
元方确实有失礼节;可以觉得对待无礼之人,元方做得很对;可以看在元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不必说得这么严重……甚至可以认为古时候由于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友人不是故意要迟到的,元方错怪客人了。
4.作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陈太丘的友人和其儿子的形象的呢?
运用了对话描写,其中还有神态、动作描写等方法。
(六)作业
1、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2、“学探诊”第二十五课
板书:
咏雪
咏雪 (出题—---回答) ——-- 评价(侧面)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赞赏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主人公:友、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背景 客人:不守信
陈太丘:舍去
客人:怒责太丘
相遇对话
元方:针锋相对(无信、无礼)
客人:认错,引
各自表现
元方:入门不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第二次“先学后教”完成目标二,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咏雪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情调节,自学提示,互帮,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回答下列问题,反思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咏雪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释加点字,古今词义,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