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授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图书馆,互联网,如何设计实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设计实验,1秒表的使用方法,设计实验数据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的“世界飞人”北京奥运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1.82s、1.06s、0.90s、0.88s、0.83s、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1.72s,总成绩为:9.69s。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金手指驾校网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2016
科目1考试网 科目1考试
Grammar Fcus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
取相等的路程, 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
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标记A、B、C
讨论一: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
讨论二: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 怎样测? 方法:t1 = tB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方法:t2 = tC -tB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 计时吗?
讨论三: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 t1 、t2 、v1、v2
(1)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 = tB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 , 则t2 = tC -tB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
t1= tB = t2= tC–tB = s1= v1=s2= v2=
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2.练习停表的操作:启动、停表、回表、读数。
1.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2.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
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2.计时;3.测量估读
回到课前问题:
怎样才能证明我们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在操场跑道上量出100米的路程,每隔20米用石灰做记号;选5名计时员分别站在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处计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刻度尺,实验中的经验与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表格,秒表每小格为1S,进行实验,实验数据,交流与评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均速度的测量,图3-4-1,同一位置,现代测速方法,图3-4-2,图3-4-3,图3-4-4,图3-4-5,知识链接,图3-1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