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2节 内能教学设计
展开备课笔记
课外拓展: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tt Jule,1818年12月24—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家.
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
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1.内能与机械能有关吗?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内能?
特别提醒:
内能的绝对量不能测量,内能的改变量可以测量.一般只研究内能的改变量.
知识拓展: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1.由于物体内能与诸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用宏观手段是无法测量的,所以要计算出某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是不可能的,不同物质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之间的内能大小也往往无法比较.事实上,对我们生活、生产实践有意义的只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内能的改变量.
2.内能也叫做热能,这是一种通俗说法.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些?
2.不同的方式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物体的内能吗?
知识拓展: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小组问题讨论: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效果是相同的吗?他们的实质相同吗?
易错点拨: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不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少.
小组问题讨论:
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知识点拨:
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间的转化;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课题
内能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理解并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能正确理解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4.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生活事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4.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对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教学重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压缩空气引火仪、塑料瓶(带塞子)、打气筒、乙醚、脱脂棉等
学生:铁丝、铁锤、砂纸、火柴、保温水瓶(盛有热水)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热量的概念,做功和热传递的比较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 热运动 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 作用力 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 热运动的动能 与 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内能的单位是 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热运动 和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 增加 ;温度降低时,内能 减少 .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热传递 和 做功 ,这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5.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能量的多少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内能 减少 ;低温物体 吸收热量,内能 增加 .
课前预习
6.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本身的内能会 减少 .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嫦娥二号奔月动画视频,让学生观察、思考与交流.利用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课题思考,同时也让学生为祖国成就而自豪.
待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嫦娥二号发射、进入月球轨道三次制动,依靠什么能量做动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靠的是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做功,把卫星送上月球.燃气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量呢?这种能量有什么特点?它与前面学习的电能、机械能有何不同呢?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就会明白.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学习.
进
行
新
课
内能
1.内能的概念
教师可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指出运动的物体因运动而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因受重力而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弹性势能.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P7图13.2-1、图13.2-2,引导学生类比分析.
师 我们知道宏观物体运动时具有动能,那么微观物体分子具有什么能呢?
生: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那么分子也具有动能.
师 真棒!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那么它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上节课讲的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具有的动能也就越大.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会不会也有势能呢?
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应该也具有势能.
师同学们说得对,我们知道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而微观物体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我们叫做内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内能.
板书: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师 请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一定)
师 大家不要着急,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看教材P8的图片13.2-3,然后分析这幅图中的铁水和冰具有能量吗?为什么具有?
生1: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它具有内能.
生2:冰山上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内能.
进
行
新
课
教师鼓励学生,并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例1】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C.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选D.
答案:D
2.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师 请同学们思考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生1:机械能是宏观物体具有的,看得见,能直观感受到.而内能是微观分子具有的,看不见,只能借助它表现出来的现象感知;
生2: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因此,内能应该每时每刻,不论何种状态都具有;但物体的机械能不是每时每刻都有.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内能是与分子运动相对应的能量,是物体内部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是与物体内部分子数、温度、分子间距离有关的能量.机械能是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对应的能量,是物体动能与势能之和,是由物体质量、整个运动状态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
板书:(1)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不能混淆.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并不是所有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如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石头便没有机械能.
3. 内能的影响因素
师 内能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积极发言.
生1:与温度有关,物质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运动速度快慢也会变化,所以物体内能也会变化.
生2:与质量有关,对同一物质而言,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目越多,所以分子动能和势能也大,内能也大.
生3:与状态有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
(1)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2)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状态)有关,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体积(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小
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解析:在分析物体内能大小时,应注意物体的内能与三个因素有关,即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举起的高度无关,物体的速度和举起的高度影响的是机械能,而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质,温度相同,状态不变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故选D.
进
行
新
课
答案:D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内能,知道了内能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知道了内能的影响因素,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两个实验,想想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实验1:把一根粗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实验2:教师引导两名同学上讲台,演示两手互搓实验,发现手互搓后变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师 改变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使一根粗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大家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动手做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然后看看谁想出的办法多.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各种猜想,并思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发表各自探究后的意见.
教师收集、整理并点评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办法:
①可以用锤子敲打铁丝;②用砂纸摩擦铁丝;③用开水烫;④点燃火柴加热;
⑤反复弯折铁丝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并说出分类依据.
生:①②⑤属于外力做功;③④属于给它加热.
师 同学们说得很正确,①②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而③④的“加热”其实是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如何变化呢?
生: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板书: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2.热量的概念
师 请同学们再想想,如何能使一杯开水的内能减少呢?
生1:把开水杯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
生2:在开水杯中放入冰块.
生3:把开水杯放进冰箱中一会儿……
师 同学们说得很对,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热量.
板书: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师 请同学们试着用热量来解释开水温度降低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生:开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少;而冷水、冰块周围的气体、冰箱中的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例3】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所以A选项错误;
进
行
新
课
当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分别吸收和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D选项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动能增加,所以内能一定增加,因此C选项正确.
答案:C
3.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师 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冬天,我们感觉手很冷时,为了让手变得温暖,你通常有哪些做法?
生:(踊跃回答)双手来回搓;往手上哈气,握着热水袋、暖炉;晒太阳;烤火;
劳动;跑步……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予以肯定.
师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在我们用气筒不断给自行车车胎打气的过程中,你能感觉气筒壁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生:气筒壁温度升高了.
师 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验分两步进行,为便于比较,第一步中厚玻璃筒内先不放易燃物,直接压缩筒内空气.
师提问:筒内空气的温度、内能有无变化.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空气内能增加与否怎么能看得见?
教师接着演示第二步:将易燃物硝化棉放入厚玻璃筒内,并压缩筒内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硝化棉燃烧起来)
师接着提问:(1)研究对象是什么?(2)为什么放入硝化棉?
生:(1)研究对象是空气,而不是硝化棉.(2)放入棉花的目的是利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教师总结:这个实验说明空气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师 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大,那反之,如果物体对外做功,内能有何变化?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实验.(师演示:教材P9“演示”中的实验2.)
提示:用饮料瓶代替大口玻璃瓶进行实验(更安全,现象更明显).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瓶盖跳起说明了什么?出现水雾是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水雾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发表各自看法.
教师点评:压缩气体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推动塞子做功时,内能减少,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白气”(小水滴).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
板书: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师 同学们,内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与内能打交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内能.内能利用得好时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利用得不好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请大家阅读教材P9“科学世界——地球的温室效应”短文.并请大家思考“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我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
【例4】 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受到热
C.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融化了
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加剧的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多年的积雪由于吸热而融化,这是热传递使雪内能增加的结果,而其他三项都是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教学板书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收获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类比法”和“转换法”.我们通过把内能与机械能进行类比,大家知道了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且还知道了影响内能的因素.我们通过转换法,知道了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内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不知不觉地利用它.大家深深体会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科学.只要大家平时多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勤于思考,就会轻松地学好物理.好,谢谢大家!
教
材
习
题
解
答
想想议议(P7)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解: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瓶内压缩气体的内能.因为暖水瓶中的开水不断汽化,使瓶内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相当于压缩的气体),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当瓶内气体压强作用在瓶塞上产生向上的压力,大于瓶塞的重力和大气给瓶塞向下的压力时,瓶内压缩的气体就会推开瓶塞,对瓶塞做功,瓶内压缩气体的内能减小,压缩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动手动脑学物理(P10)
1.请分析在以下过程中,冰粒、火箭箭体和子弹的内能是在增大还是减小?机械能在增大还是减小?
教
材
习
题
解
答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
(2)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解:(1)冰粒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箭体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解析】(1)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而冰粒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2)火箭在升空过程中,速度增大、高度升高,所以机械能增大,同时克服摩擦做功,箭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些都是消耗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而来的;(3)子弹击中木板后,速度减小,机械能减小,温度升高说明内能增大.
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解:“炙手可热”:手放在火焰上,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对木头做功,使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燃烧.
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解: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烧开水、晒太阳等;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用热水瓶装开水保温、冬天穿棉衣保暖等.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温度的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
解:图钉的温度升高了,因为克服摩擦对图钉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图钉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难
题
解
答
【例5】小明和小刚为一件事争论起来.小明说:“零摄氏度的水和零摄氏度的冰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内能是一样的.”小刚说:“不对,它们的内能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他俩谁说得对?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情况有关,即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体积有关.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水和冰的质量相等.
答案:小刚说得对.因为温度和质量相同的水和冰,一个是液态,一个是固态,体积也不一样,所以它们的内能不一样.
【例6】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解析:本题涉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还要明白哈气和吹气的区别.
答案: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备课笔记
思想方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想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师首先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在初步给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建立内能的概念.
2.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师生共同走进这一神奇的物理殿堂.
3.构建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在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时,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利用取暖的做法,体会改变内能的方法.这种事例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参与教与学.
4.在帮助学生理解热量的概念时,可以把热量、温度、内能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使学生达到较深入的理解热量概念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新课引入,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新课引入,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ppt 3,ppt 4,ppt 5,ppt 6,ppt 7,ppt 8,ppt 9,ppt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