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得到,从这个公式你知道怎样计算Q吸吗?
备课笔记
易错点拨: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t℃,升高了t℃,降低t℃,降低了t℃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而升高到了t℃,降低到了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
知识拓展:
热平衡
(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2)热平衡方程:Q吸=Q放.
备课笔记
易错提醒:
注意题中的隐藏条件,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达到沸点后温度不会再继续升高.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可由比热容的定义式得到Q=cmΔt,当吸热时Q吸=cm(t-t0),当放热时Q放=cm(t0-t).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放)热的计算.
课题
热量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比热容,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比热容的定义,及其和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1.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 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 吸收 的热量.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质量 、 改变的温度(或升高、降低) 、 种类(或比热容) 三个因素有关系.
2.热量的计算可以用公式Q = cmΔt 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吸 = cm(t-t0) 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放 = cm(t0-t) 表示.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说明热量、温度、质量、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呢?(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
大家先不要着急判断,等我们学完本课时就知道了.
进
行
新
课
热量的计算
师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习的密度的物理意义进行思考.
生: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
师 回答正确.这就是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好,请大家再思考,如果有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呢?
进
行
新
课
学生根据上面类推:2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2×4.2×103J的热量;则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2×2×4.2×103J的热量.
师 那么如果知道有mkg水,加热前初始温度为t0℃,加热后温度为t℃,那么它吸收了多少热量呢?
学生类推,得出结论:吸收热量为m×(t-t0)×4.2×103J.
师 同学们很棒!回答非常正确.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关于比热容的热量公式.(多媒体展示课件“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
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多媒体课件)
(1)如果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
(2)此公式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
(3)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Δt升=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Δt降=cm(t0-t),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值,即物体高温值和低温值之差.
(4)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
板书:热量的计算:
(1)升温吸热:Q吸=cm(t-t0).
(2)降温放热:Q放=cm(t0-t).
【例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解:地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t0-t)=4.2×103J/(kg·℃)×100kg×(70℃-20℃)=2.1×107J.
教
学
板
书
课
堂
小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吸(放)热时的热量公式,并通过练习巩固强化了对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
教材习题解答
想想议议(P14)
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这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 ×103J.计算: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教材习题解答
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由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公式会有什么不同?
推理:
解: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0.88×103J/(kg·℃)×2kg×(100-30)℃=1.232×105J.
计算物体升温吸热公式Q吸=cm(t-t0),计算物体降温放热公式Q放=cm(t0-t).
动手动脑学物理(P15)
4.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解:由Q吸=cm(t-t0)得
5.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
解:Q放=cm(t0-t)=0.46×103J/(kg·℃)×1.5×10-3kg×(800-20)℃=538.2J
难题解答
【例2】 使20 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解析:知道冰的质量、冰的初温和末温、冰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冰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求出了冰吸收的热量Q吸,由题知这些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又知道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需要水的质量.
答案: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
【例3】 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一质量为500g的高温物体投入质量为8kg、温度为20℃的水中,如果物体放出的热量是2.73×106J,不计热量损失,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热量公式推出,且要分清“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本题“升高到多少”即求水的末温.
根据热量公式Q=cmΔt,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难题解答
,
由于t0+Δt=20℃+81.25℃=101.25℃>100℃,又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后温度会保持100℃,故水的末温为100℃.
答案:100
教学反思
关于热量的计算,新课标并未做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提醒学生分清温度变化中的“升高了多少℃”和“升高到多少℃”的区别.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新课引入,预习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新课引入,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ppt 3,ppt 4,ppt 5,ppt 6,ppt 7,ppt 8,ppt 9,ppt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