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eq \(=====,\s\up10(△))MnCl2+Cl2↑+2H2O,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eq \(=====,\s\up10(△))Mn2++Cl2↑+2H2O。
2.实验装置
A B C
(1)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仪器b的名称圆底烧瓶。
(2)Cl2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3)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以防污染环境。
(4)A装置中导出的气体有Cl2、HCl、H2O(g)等。
实验室制O2、CO2的试剂一般是什么?怎样收集?写出制取O2、CO2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制O2的试剂一般为双氧水和MnO2、2H2O2eq \(=====,\s\up10(MnO2))2H2O+O2↑,排水法收集;制CO2的试剂一般为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H2O,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氯离子(Cl-)的检验
1.实验探究
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
(3)原理:Ag++Cl-===AgCl↓(离子方程式)。
(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COeq \\al(2-,3)等离子的干扰。
(1)若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吗?
(2)若被检验的溶液中既有Cl-也含有SOeq \\al(2-,4),应如何检验是否含有Cl-?
[提示] (1)不一定。因为Ag+也可与COeq \\al(2-,3)等反应生成白色的Ag2CO3沉淀。
(2)因为Ag2SO4微溶于水,SOeq \\al(2-,4)的存在会干扰Cl-的检验,故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除去溶液中的SOeq \\al(2-,4),然后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检验Cl-的存在。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
(2)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
(3)在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
(4)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
[答案] (1)× (2)× (3)× (4)√
Cl2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流程
问题:(1)除了MnO2能氧化浓盐酸制Cl2外,还有哪些氧化剂?举例说明。
[答案] KMnO4、KClO3、Ca(ClO)2、K2Cr2O7这些氧化剂氧化性较强,氧化浓盐酸时可以不用加热。
(2)饱和食盐水能否换成Na2CO3溶液?为什么?
[答案] 否,Na2CO3溶液吸收Cl2和HCl,同时生成杂质气体CO2。
(3)瓶中浓硫酸能否换成P2O5干燥剂?为什么?
[答案] 否,P2O5为固体,不能放于洗气瓶,应放于干燥管中。
(4)上述两个除杂装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案] 否,若颠倒收集不到干燥的Cl2。
(5)收集Cl2除了用向上排空气法外还可用什么法?
[答案] 排饱和食盐水法。
(6)若MnO2足量,浓盐酸能完全反应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当浓盐酸变稀时,反应可能停止。
(7)某同学认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同时还可以制得漂白粉,你认为该同学的想法是否合理?
[答案] 不合理。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很小,不能确保氯气被完全吸收,制备漂白粉应该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
(8)如何检验Cl2?
[答案] 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于管口,试纸变蓝或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于管口,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Cl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eq \(=====,\s\up10(△))MnCl2+Cl2↑+2H2O
[注] MnO2足量,HCl不能完全反应,因为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
(2)仪器装置
装置特点:固+液eq \(――→,\s\up10(△))气。
(3)除杂装置:分别用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HCl和H2O(g)。干燥也可用固体干燥剂P2O5、CaCl2等,但固体干燥剂需用干燥管或U形管。
(3)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4)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
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其他方法
可用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剂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现了氯气的制备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在反应中起到酸性和氧化剂作用
B.将87 gMnO2和足量浓盐酸反应,与将含有146 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得的氯气一样多
C.为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可选用澄清石灰水
D.收集氯气时,可采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进行验满
D [A项,浓盐酸在反应中未起氧化剂作用,而是还原剂,错误;B项,浓盐酸变稀时,反应可能停止,二者制得的氯气不一样多,错误;C项,澄清石灰水浓度小,不能作为吸收尾气Cl2的吸收剂,错误;D项,Cl2把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正确。]
2.已知KMnO4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的简易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在试管①中盛有饱和食盐水,用试管②收集Cl2
B.用试管①收集Cl2,试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试管①中
C.③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D.用该装置收集到的Cl2中会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
A [根据导管的长短可知试管①用于收集Cl2,试管②用于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试管①中,A错误,B正确;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C正确;浓盐酸易挥发,①中收集到的Cl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D正确。]
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CaCl2、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生成AgCl或Ag2CO3,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说明两种沉淀都含有,一定含有KCl、K2CO3,一定不含CaCl2,可能含有KNO3。
[答案] (1)KCl和K2CO3 KNO3 (2)Ag++Cl-===AgCl↓,2Ag++COeq \\al(2-,3)===Ag2CO3↓,Ag2CO3+2H+===2Ag++H2O+CO2↑
在检验Cl-时为了排除CO eq \\al(2-,3)干扰可加稀HNO3,为了排除SO eq \\al(2-,4)干扰可用足量BaNO32先除去SO eq \\al(2-,4)再检验Cl-。
3.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Cl-、SOeq \\al(2-,4)、COeq \\al(2-,3)、H+、Ba2+、Na+,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2)向(1)中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将(1)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依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解析] 实验(1)说明原溶液中没有Ba2+;由实验(3)中白色沉淀部分消失、产生气体可知一定含有SOeq \\al(2-,4)(BaSO4不溶于盐酸)、COeq \\al(2-,3)(BaCO3溶于盐酸);由于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Cl-,所以不能由实验(2)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l-;而COeq \\al(2-,3)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大量H+,则一定含有Na+。
[答案] SOeq \\al(2-,4)、COeq \\al(2-,3)、Na+ H+、Ba2+ Cl-
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Cl2逸出
B [装置中未用酒精灯加热,应该用分液漏斗,没有尾气吸收装置,至少有3处明显错误。]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混有HCl的Cl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杂质
B.实验室制取Cl2,浓盐酸体现酸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
D.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 [混有HCl的Cl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并且消耗Cl2,A项错误;实验室制取Cl2,浓盐酸体现酸性和还原性,B项错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时,气体应长导管进短导管出,C项错误;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故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D项正确。]
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eq \\al(2-,3)、OH-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①滴加Ba(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Mg(NO3)2溶液 ④滴加AgNO3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C [Cl-用AgNO3溶液检验,COeq \\al(2-,3)用Ba(NO3)2溶液检验,OH-用Mg(NO3)2溶液检验。因为COeq \\al(2-,3)和Mg2+、Ag+都反应,所以先检验COeq \\al(2-,3),又由于OH-和Ag+产生白色的AgOH沉淀,AgOH极不稳定,立即分解成棕黑色的Ag2O,故Cl-的检验在OH-之后,检验每种离子后将沉淀过滤分离,所以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②④,故选C。]
4.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146 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HCl的挥发,则反应后所得氯气的质量 ( )
A.方法①比方法②多
B.方法②比方法①多
C.两种方法一样多
D.无法比较
B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与MnO2反应,故反应①所得氯气的质量小于71 g;浓盐酸足量时,根据MnO2的质量可计算出反应②所得氯气的质量为71 g,所以反应后所得氯气的质量:①<②。]
5.(素养题)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应按照气流方向连接各部分装置: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3)Cl2氧化KI生成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变蓝,反应方程式为2KI+Cl2===2KCl+I2。
[答案] (1)E C D A B H G F
(2)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吸收过量的氯气
(3)试纸变蓝 2KI+Cl2===2KCl+I2
(4)①MnO2+4HCl(浓)eq \(=====,\s\up10(△),\s\d10( ))MnCl2+Cl2↑+2H2O
②2NaOH+Cl2===NaCl+NaClO+H2O学 习 任 务
1.根据Cl2的性质,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发生、除杂、收集和尾气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2.掌握Cl-的一般检验方法(试剂、步骤),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
溶液
加入稀硝酸
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Ag++Cl-===AgCl↓
NaCl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Ag++Cl-===AgCl↓
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放出无色气体
2Ag++COeq \\al(2-,3)===Ag2CO3↓、
Ag2CO3+2H+===
2Ag++CO2↑+H2O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Cl-的检验及其推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升高】人教版化学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初升高人教版化学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解析版docx、暑假初升高人教版化学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暑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0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暑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10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暑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的制法,Cl-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