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原卷版).doc
    • 解析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doc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原卷版)第1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原卷版)第2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原卷版)第3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第1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第2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原卷版doc、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2" \h \u
    \l _Tc27714 题型一、摩擦因数的求解 PAGEREF _Tc27714 1
    \l _Tc32763 题型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拓展类问题 PAGEREF _Tc32763 6
    \l _Tc388 题型三、实验器材的读数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PAGEREF _Tc388 8
    题型一、摩擦因数的求解
    1.(2021全国甲) 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的斜面(已知sin=0.34,cs=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T=0.20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i(i=1,2,3,4,5),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答案】 (1). 0.43 (2). 0.32
    【解析】(1)根据逐差法有
    (2)对小铜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2.(2020年北京).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 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 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C
    【解析】AB.为了能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物块一直要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图乙是向右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故图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乙知向右轻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故物块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0N,滑动摩擦力约为7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故C正确;D.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
    故选C。
    3.(2018全国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
    (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___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
    (4)取g=9.80 m/,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2.75 (2)如图所示 (3)μ(M+m)g μg (4)0.40
    【解析】:从图b读出f4=2.75N,木块受到木板给的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图表中可以观察当m每增加0.05kg,摩擦力f增加0.2N,故可见f与砝码的质量成正比,故本题中木块的质量为近似0;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表达为,所以图像的斜率表示为,图像与纵轴的截距为,图像近似过原点,M近似为0 ,代入相关参数可得:
    4.(2012江苏)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 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 分别测量OP、OQ 的长度h 和s.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
    (3)实验测得A、B 的质量分别为m = 0. 40 kg、M =0. 50 kg. 根据s -h 图象可计算出A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滋的测量结果
    _________(选填“偏大冶或“偏小冶).
    【答案】(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4 (4)偏大
    【解析】:(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
    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B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 ,
    在B落地后,A运动到Q,有
    联立1、2两式可得:
    又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在s-h图象上任取一组数据代入可以求得:μ=0.4.
    由于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绳子的拉力相对偏小,A运动的加速度也就偏小,s也就偏小,
    根据,所以μ偏大
    5.(2012山东)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单位:cm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6;7(2)1.00;1.20(3)2.00;偏大
    【解析】:
    (1)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
    (2)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结合逐差法得: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题型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拓展类问题
    6.(2019全国2)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 (1). (2). 0.35
    【解析】:对铁块受力分析结合牛二定律得:
    可求得解得:,所以只需求得铁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即可求得摩擦因素;
    分别假设第一个计数点与第二个计数点的间距为S1第二个计数点与第三个计数点的间距为S2依次类推第六个计数点与第7个计数点之间的间距S7,结合公式法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代入2式得:
    7.(2015全国2)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
    【答案】(1)3.25;1.79;(2)C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
    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题型三、实验器材的读数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8.(2021湖南).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示数如图(b)所示,___________;
    (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
    (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
    (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
    (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描点,绘制图线___________。
    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02 (2). (3). 0.342
    【解析】(1)[1]垫块的厚度为 h=1cm+2×0.1mm=1.02cm
    (5)[2]绘制图线如图;
    [3]根据
    可知a与n成正比关系,则根据图像可知,斜率
    解得
    a=0.342m/s2
    9.(2020北京).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
    (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小车同时停下。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关于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
    B. 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
    C. 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

    (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图像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
    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
    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
    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答案】 (1). B (2). (3). A
    【解析】(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
    (2)[2]数据描点和图像如图所示
    (3)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
    B.若斜面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大于绳的拉力,故C错误;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桶的质量时,砂和桶的重力近似等于绳的拉力,故D错误。故选A。
    10.(2020年浙江1月).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和用橡皮筋“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
    (1)都是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来测量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都需要分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 B.都不需要分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
    C.一条纸带都只能获得一组数据 D.一条纸带都能获得多组数据
    (2)如图是两条纸带的一部分,A、B、C、…、G是纸带上标出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其中图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是用橡皮筋“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纸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用橡皮筋“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平衡阻力后,小车与橡皮筋组成的系统在橡皮筋恢复形变前机械能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答案】 (1). BC (2). 甲 (3). 0.40 (4). 不守恒
    【解析】(1)A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和用橡皮筋“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均不需要打下的第一个点,前者主要利用纸带求解加速度,后者主要研究两点间的动能的变化,无需从第一个点进行研究。故A错误,B正确;
    CD.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探究一条纸带只能求解一个加速度,找到加速度a与质量m和合外力F的一组对应关系;动能定理探究也是从一条纸带上选择两个点作为一组数据进行过程分析,故C正确,D错误。
    (2)甲图中纸带后边是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甲图应为用橡皮筋“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对乙纸带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3)4小车与橡皮筋在运动过程中,除了斜面的摩擦力外还会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故平衡摩擦力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11.(2020全国2).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
    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释放时的高度h0=0.590 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00 m;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时间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100.0 g和15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可以看出,a′与a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1). 1.84 (2). 1.96 (3). 滑轮的轴不光滑,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或滑轮有质量)
    【解析】①有题意可知小球下降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a=1.84m/s2;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小球A有
    对小球B有
    带入已知数据解得;
    ③在实验中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实际计算值偏小。
    12.(2019全国1)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 (2). 0.233 (3). 0.75
    【解析】从图像观察可知从点A 到点E 纸袋的上各点的间距逐渐增大,根据题意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所以A点是最先打下的点;
    根据运动学相关知识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的平均速度,C 点是BD 段的中间时刻,所以只需求得BD 段的平均速度即为C 点的瞬时速度得;
    设AB 为、BC为、CD为、DE为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13.(2017全国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 。
    (2)由图(c)可求得,v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16.6cm/s2
    【解析】:(1)设挡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
    由于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有:
    联立解得:
    (2)根据由图(c)知,图象得纵轴的截距为vA,可求得vA=52.1cm/s,图象得斜率为 ,有,即
    14.(2018北京)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答案】:
    AC (2)如图所示 (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
    (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正比于时间,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正比于t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
    【解析】:
    打点计时器工作时需要电源、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4V -6V 的直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220V 的交流电源;处理纸袋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的间距;
    (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
    (4)△t越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越接近,△x增大△t就会增大,此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差变大;
    (5)见答案;
    15.(2017全国1)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0.037
    【解析】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减速运动,可知T=
    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某段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去掉中间一段利用逐差法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16.(2014全国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根据图中描出的各点作出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故小车的加速度和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2)图像不过原点,小车受到拉力但没有加速度,原因是有摩擦力的影响.(3)平衡摩擦力之后,在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得出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结论.
    17.(2020山东)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i)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ii)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运动时间t的数据。
    (iii)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t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2
    (iv)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B两点,利用A、B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sin37°= 0.60,cs37°=0.80)
    【答案】 (1). 0.32或0.33 (2). 3.1 (3). 9.4
    【解析】(1)[1][2]根据可得
    则由图像可知

    v0=0.33m/s
    (2)[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当θ=53°时a=5.6m/s2,即
    当θ=37°时a=3.0m/s2,即
    联立解得
    g=9.4m/s2
    s1
    s2
    s3
    s4
    s5
    5.87cm
    7.58cm
    9.31cm
    11.02cm
    12.74cm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2.93
    1
    2
    3
    4
    5
    6
    0.087
    0.180
    0.260
    0.425
    0.519
    次数
    1
    2
    3
    4
    5
    6
    7
    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相关试卷

    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共20页。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8 力学综合3 压轴大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8 力学综合3 压轴大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8力学综合3压轴大题原卷版doc、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8力学综合3压轴大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 力学综合1 选择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 力学综合1 选择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力学综合1选择题原卷版doc、2012-2021十年物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力学综合1选择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