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635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共2页。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品味词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通过词作里对景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夏夜农村的清幽恬静之美,品味词作朴实的语言描摹以及融情于景、以动写静等文学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学生对乡村生活,尤其是夏夜的乡村,没有表象积累,更没有情感体验。面对生活在城里的享受着工业文明的成果长大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词人所描绘的意境是难点。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六年级学习诗词的要求:“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想象等来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品读词文,通过想象,把平面的词句想象成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幕立体的场景,进而理解词句的内涵,体会词中的情感。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朗读,注意节奏。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的?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出示上阕,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欣赏美丽的夜景。A.说说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B.说说你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C.说说你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丰年的感情 以及(寄)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D.说说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恬静。 联系词人所写意象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2. 感悟下阙。A.注意断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该怎样断句?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B.数量词“七八个”、“两三点”好在何处? 有意境美,透露出轻巧随意C.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D.“忽见”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喜出望外)7.想象画面,自由描述。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 辛弃疾的号是“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2.想象画面,结合板书,学生试背。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纷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听到了知了轻叫,众蛙齐鸣,闻到了稻香扑鼻,丰收在即,不禁欢快地唱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着走着,骤雨将至,茅屋立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夜行山中不禁兴奋地唱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小结古诗词的妙处就在于寥寥几字,便能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古诗词中绝不缺乏想象奇丽、情感浓烈的句子。这首词描写的虽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词人却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词中也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初读诗歌,读中悟意,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铺垫新课,构建学习任务,建立文化自信,布置作业套餐,把握“词眼”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