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概念较多,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概念范畴。学生对这局部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根本处于零散的前科学概念状态,对此,教材中采用的是精炼的文字表达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其中“呼吸运动〞这局部内容有点抽象,教材采取让学生回忆体验呼吸时胸廓起伏的经验、胸廓容积大小与气体进出关系的模拟实验、人体呼吸运动示意图,逐步化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最后通过课文的归纳小结促使学生到达理解的程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说出肺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3〕解释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呼吸系统的图片、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模型制作,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提升在实验现象与数据的根底上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懂得珍爱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运动及其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教学难点 呼吸运动导致气体进出的抽象性。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动画等资料;气球、矿泉水瓶、玻璃管、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婴儿第一声啼哭说明要呼吸空气。〕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要不断的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那么,我们睡觉后是否也要进行呼吸呢?〔睡觉也要进行呼吸。〕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人体的呼吸〕
呼吸有多重要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感受一下,看你憋气能憋多久,一分钟内,闭嘴屏住呼吸,比一比看谁憋气时间久。
师:我们一分钟都不能离开呼吸,那大家对呼吸了解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呼吸吧!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教师课件展示人体呼吸系统图片,设疑: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那么气体交换的结构根底是什么?
学生对照教材插图以及文字资料,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名称和在人体中的大体位置。
2. 合作探究,深入认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想各器官的功能,通过独立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理顺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呼吸系统图示中各个部位名称的填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内讨论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适应的。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说说对呼吸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认识,其他学生给予补充。
3. 师生总结,深化提高
师生共同总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
肺〔最重要的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设计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这局部内容知识性较强,因此要注重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根据结合文字与插图自主地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讲解的过程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呼吸运动
教师引导: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首先,我们来探索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呢?
1. 生活物品,类比感知
教师课件展示胸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胸腔是由膈、骨、肌肉共同围成的,对胸廓、肺的位置关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说明肺在胸腔内受到保护。
学生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有关胸廓结构。
以矿泉水瓶作类比。如果中央的空腔相当于胸腔,那么水瓶的壁就相当于胸廓,为理解胸廓体积变化奠定根底。
2. 自主体验,活动探索
教师提问: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胸廓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体验:学生将手放在自己胸部肋骨处,做深呼吸,仔细体验呼吸时胸廓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
师生总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
3. 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装呼吸运动模型,所用材料为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如:壁稍硬一些的完整饮料瓶,大、小的气球,塑料管、皮筋、胶带等。
〔1〕小组代表用组装的模型解释胸廓的变化与呼气和吸气的关系。
〔2〕师生总结:胸廓扩大 肺扩张 吸气
胸廓缩小 肺回缩 呼气
4. 模型演示,深入理解
教师过渡:通过模型的演示,我们知道了胸廓的扩大与缩小完成吸气和呼气。那么胸廓变化的动力来自于什么呢?
〔1〕直观感受“收缩〞与“舒张〞
教师展示:弓箭的弦收缩引起弓背的弯曲
同时阐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产生呼吸运动的骨骼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那么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动力是如何引起胸廓变化的呢?
〔2〕模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学生分小组利用模型分析膈肌收缩、舒张过程中胸廓、肺体积的变化。
小组代表展示分析结果。
教师播放模拟实验的动画,让全班学生更清晰地观察。
总结:肋间肌、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吸气
教师播放呼吸运动示意图的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呼吸运动的原理。
[设计意图]使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自制的模型等直观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呼吸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平时缺乏运动的人,只要稍微进行剧烈运动,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呼吸明显加快。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肺活量,来检测一个人的呼吸功能。教育学生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呼吸功能。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问题,以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层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