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641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641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化,,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2021·湖州)某考古团队在发掘被火山灰覆盖的绘画时,用激光设备打碎其表面附着的极小的石灰岩,这个过程会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CaF2)。氟化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氟化钙是由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8.(2021·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答案】 D
11.(2021·湖州)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右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答案】 C
【解析】 由图分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都是+4价;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13.(2021·湖州)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则( )
A.X可以是木炭 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答案】 A
16.(2021·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答案】B
17.(2021·湖州)右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1)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填“流水”或“风力”)。
(2)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HCO3)2 CaCO3 ↓+ CO3↑+ H2O,其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1)流水 (2)分解反应
18.(2021·湖州)如图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景图。
(1)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________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答案】 (1)酶 (2)密度比空气大 呼吸作用
【解析】(1)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2)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19.(2021·湖州)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因为气体具有________。烛焰被吹灭是由于________。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哪项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________。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答案】 惯性 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②
22.(2021·湖州)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 变大 物理
【解析】水分蒸发后,溶剂质量变少,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此过程海水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4.(2021·湖州)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计了如下实验:
(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
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
氧化三铁。
小明通过如下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
Fe3O4+4H2 3Fe+4H2O吸引的黑无水硫酸铜粉末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
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
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
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答案】 (1)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无水硫酸铜不变蓝
25.(2021·湖州)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右图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18O和16O互为________原子,H218O和H2O2 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
(2)该实验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________(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答案】 (1)同位素 (2)光合作用合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是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水
(3)有光 (4)无机盐
【解析】 (1)18O和16O的质子数相同,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2)分析可知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合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是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水。(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4)小球藻不能从外界吸收有机物,故只需要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无机盐,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30.(2021·湖州)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都是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思维不断地进行修正的,其中卢瑟福基于a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______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
(2)“谁控制生物的遗传?”人类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直到_______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答案】 (1)原子核(2)DNA
【解析】(1)卢瑟福基于a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这一结论。(2)DNA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33.(2021·湖州)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本次万米深潜任务成功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了许多自主研发的国产新材料。
(1)“奋斗者”号采用的钛合金材料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与下列哪种材料类型相同?_________
①塑料 ②不锈钢 ③玻璃
(2)“奋斗者”号下潜时,外部携带了4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压载铁被悬挂的模型如右图所示,试计算4块压载铁水下浸没时对“奋斗者”号的作用力约为多少?(压载铁的密度近似为8×103千克/米3,海水的密度近似为水的密度)
(3)完成水下作业之后,“奋斗者”号抛去压载铁上浮。为了使“奋斗者”号在深海有足够大的浮力返航,采用了一种新的固体浮力材料,由大量纳米级大小的空气玻璃微珠组成。为了满足设计需求,该材料需要具备怎样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②
(2)
(3)密度小,抗压能力强
34.(2021·湖州)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
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 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
锅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2NaHCO3 +H2SO4===Na2SO4 +2H2O+2CO2↑)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二 人体温度不能达到50℃或胃液中胃酸呈酸性
(2)
(3)偏大
【解析】(1)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 NaHCO3+HCl==NaCl+H2O+CO2↑,理由是人体温度不能达到50℃或胃液中胃酸呈酸性。(3)如果去掉装置B,导致C中质量增加变大,从而导致CO2质量偏大,使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为16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本卷g取10牛/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