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
展开浙江省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科学
试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绍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 B.加固体药品 | C.滴加液体药品 | D.检验气密性 |
【答案】D
【解析】加热液体时,液体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滑入试管底部;滴加液体药品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试剂污染;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将仪器组装好,将导气管放入水中,手握紧试管,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良好。
7.(2021·绍兴)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③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A
【解析】①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硫化亚铁不能被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可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②装蒸馏水的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完全没入水中,同时接触水和空气,装干燥剂的铁钉没有接触空气,该实验没能做到控制变量,无法验证铁生锈是因为水还是因为氧气;③氧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即长导管进气,短导管排空气;④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用于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10.(2021·绍兴)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式是:
①
②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6∶71
【答案】C
【解析】钛酸亚铁是由钛、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钛合金是混合物,不是金属单质;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8:(35.5×4)=24:71。
14.(2021·绍兴)向一定质量的和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和,可能有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由于在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因此金属锌和铁都可以和硝酸铜溶液反应,但不能和硝酸镁溶液反应;锌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减少,铁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增加,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说明锌和铁都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要与硝酸铜反应完全后铁才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反应后锌一定没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铜,一定没有锌,可能有铁,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试卷Ⅱ(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8.(2021·绍兴)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如图。
黄金面具 纵目面具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____(填“强”或“弱”)。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应用碳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和碳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
【答案】(1)弱 (2)-2 (3)中子
【解析】(1)金属与土壤中的溶液反应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会先反应,且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的盐溶液,所以金的活动性比铜弱。(2)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所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3)碳-12和碳-14都属于碳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1.(2021·绍兴)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 NaOH | |||
溶解度(克) | 109 | 0.165 | 0.0014 | 0.0043 |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克) | >10 | 1~10 | 0.01~1 | <0.01 |
等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淸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______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答案】(1)微溶 (2) (3)52.2%
【解析】(1)根据表一可得知,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20°C)时为0.165克,对应表二中的微溶。(2)根据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硫也会与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使溶液变浑浊。(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根据表一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20℃)为109g,[109g/(109g+100g)] ×100%=52.2%。
24.(2021·绍兴)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属于 (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3)已知和,由酸碱质子理论,的共轭碱是 。
(4)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是 。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
【答案】(1)碱
(2)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或)
(3) (4)AC
【解析】(1)碳酸钠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符合朴素的酸碱理论中碱的特征,所以属于碱。(2)酸碱电离理论中认为酸电离出氢离子,碱电离出氢氧根,所以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氢离子+碱,其中碱为该酸的共轭碱,根据,所以为的共轭碱。(4)酸碱电离理论中认为酸电离出氢离子,碱电离出氢氧根,酸和碱是不同的物质,所以A正确,而氢氧根是碱电离出的,所以氧元素是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B错误;酸碱质子理论中提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包括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C正确,D错误。
28.(2021·绍兴)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
(1)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有机物 (2)2∶1
(3)32.4g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为。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为 。
31.(2021·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
(3)溶液X的溶质是 。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1)引流 (2) (3)NaOH、、
(4)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233 117
4.66g x
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197 117
12.54g-4.66g y
氯化钠的质量为2.34g+4.68g=7.02g。
答: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02g。
【解析】(1)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2)溶液X为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产物,因敞口放置,所以氢氧化钠可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此时溶液X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为 NaOH、、,与氯化钡反应后可能出现的固体物质为碳酸钡和硫酸钡,加入稀硝酸,能产生的无色气体只能是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无色气体为,同时也证实了溶液X中的的存在;(3)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固体乙为硫酸钡,证明溶液X中的存在。
33.(2021·绍兴)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手机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底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答案】(2)②化学 ③化学 13.75
【解析】 (2) ② 二氧化碳加水与矿物质作用形成碳酸盐,有新物质的生成,因此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③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其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把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甲醇中的化学能储存; 设消耗CO2 的质量是x。
CO2+3H2 一定条件 CH3OH+H2O
44 32
x 10t
x=13.75t
2018-2022年近五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这是一份2018-2022年近五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共27页。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共5页。
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真题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