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少年有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一课 《中学时代》——少年有梦
单元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二节课,本课内容《少年有梦》在第一节课《中学序曲》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一起探讨梦想的意义,以“织梦—追梦—圆梦”为主线,鼓励学生编织梦想、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2、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梦过程中,形成坚持努力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品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编织与个人目标相契合的梦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析观点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
【教学资源】图片、朱彦臻的故事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分享:我的梦想
分享侧重点:
1.你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有过哪些梦想?这些梦想哪些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
2.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
3.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展示课前总结的学生的梦想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梦想,有的容易实现,有的不一定会实现,那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我们要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
学生分享
学生通过教材运用你的经验,进行“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了解学生对梦想的认识,增强本课的教学侧重点
讲授新课
第一目
有梦就有希望
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重要性
案例:斯库林用梦想的力量向“菲鱼”致敬
展示两张图片,播放斯库林夺金视频
第一张:2008年的一天,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六金得主迈克尔·菲尔普斯正在新加坡训练,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怯怯地说:“你好,迈克尔,能合个影吗?我叫约瑟夫,我很喜欢你!”菲尔普斯欣然应允,两人拍下了一张照片。
第二张:2016年8月12日,巴西里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当年的“小粉丝”斯库林·约瑟夫以50秒39的成绩击败了菲尔普斯,并打破了由他创下的奥运记录。
思考:
是什么让斯库林战胜菲尔普斯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的?
赛后采访:
斯库林:“这太疯狂了,我要好些天才能消化这个结果。他是一个完美的偶像,我想和他一样。他是我想要成为更优秀运动员的原因。”
菲尔普斯:“我想让孩子们敢于梦想。我也曾是一个怀揣伟大梦想的孩子,后来我获得了一堆奖牌,还有一段美好的岁月。”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激情,让生活更有色彩。一个人,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未来。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因此,少年应当有梦想。
讲述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故事
亨利·福特为自己立下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车子,通过自己的苦心学习、多次试验,17年后终于成功了。他在汽车方面的业绩为人类留下了实用而宝贵的物质财富。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那么我们在成长中要怎样编织自己的梦想呢?
2.编织梦想
(1)回到上面的案例
斯库林将菲尔普斯看做是自己的偶像,他给自己设定了人生目标,就是要像他一样成为更优秀的运动员。这说明:
我们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2)赛后斯库林说,希望能借此次比赛夺冠去改变新加坡的体育文化。
这说明了什么?
个人的梦想要与国家前途、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个人的梦想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时代的发展又为我们圆梦提供更多的机会。
活动:分享交流“我的中国梦”
看图,听故事
思考,回答
讨论、分享
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内容,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中国梦,感受“我的中国梦”与本课开始“我的梦想”的不同
用刚刚过去的2016里约奥运会的事例,体现本课关注时事热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梦想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理解梦想虽与现实有差距,但是人类的进步需要有梦想
学生根据本课开始时分享的自己的梦想,分析自己梦想的来源
引导学生认识少年的梦想要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联系
此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梦想要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要与国家、时代命运紧密相连
通过此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讲授新课
第二目
努力就有改变
二、努力就有改变
1.梦想与现实
刚才同学们分享的梦想有“大”,也有“小”,有的梦想受到了一些同学的质疑,他们认为“梦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根本实现不了。”大家怎么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呢?
观点争锋:
PPT展示梦想与现实的五个观点
有人说:“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任何宝典,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无论多美好的梦想,只有行动起来,让我们勇敢向着梦想前进,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才能离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
2.追梦圆梦
学生讲故事
《为人类插上翅膀的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潜心钻研前人著作和有关飞行的书籍;制作了两百多个机翼模型,进行上千次风洞试验;研究鸟和风筝的飞行,进行千次滑翔飞行,最终实现了飞行的梦想。
思考: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梦想吗?
2.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只有坚持努力,才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学生讲故事
《想造火箭的小小发明家——朱彦臻》
“我想造一台火箭!不用飞到很高,只要到两万米的高空就好,我想让火箭拍下地球的样子,那一定很美。”
他说:“中小学生在生活中多用点心,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发明创造,当我读到大学,肯定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发明创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生活。“
思考:
小小发明家朱彦臻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要像朱彦臻一样,敢于有远大的梦想,要早立志、立长志、立远志,将梦想与国家前途、人类进步联系起来;梦想需要坚持,我们要将梦想具体在每天的行动中,从点滴做起,不断去靠近我们的梦想。同时,努力也需要方法,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学思并进。
辨析观点,分享看法
学生讲故事
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
帮助学生懂得努力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只有努力,才能离我们的梦想更近一步。
通过莱特兄弟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要坚持努力,不放弃。
通过朱彦臻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敢于有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前途、人类进步相联系,并且努力要有方法。
课堂小结
同学们,步入中学,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时期的我们有朝气,有活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编织与人类发展、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和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梦想,在追梦过程中坚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 让梦想从这里起航吧!
总结本课所学
板书
板书可在本课内容完成后,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本课所学时绘制完成,注意提炼主要观点
拓展空间
我的努力计划
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
写下自己的计划
学以致用
明确方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少年有梦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教案设计,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