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 认识底和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2 认识底和高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境导入,设疑激趣 ,探索新知,合作学习,知识运用,总结升华,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
2、会用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底和高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
教学重点:会辨认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会画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
课前预习:展示预习作业,说说昨天如何测量身高和门的,这些图形的特征有哪些?说说如何画垂线的。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设疑激趣 。
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限高XX米是什么意思?
如果把桥洞看成是一个梯形,你认为“限高4.5米”指的是那一条线段的长度?谁来黑板上比划比划?
到底你们画对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认识底和高。(板书:认识地和高)
二、探索新知,合作学习。
1.自学提示:
(1)先独立思考“限高”指的是那一条线段的长度,自己动手画一画。
(2)小组交流你是如何想的,如何画的。
2.全班汇报: (学生展示,说画法)
课件展示: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是梯形的底,通常我们把梯形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称为下底。
也是桥洞的“限高” 。生活中的 “限高”起到提示、警示交通安全、保护桥洞避免受损的作用。
3.你认为这样的高可以画多少条?(学生试画)
所以梯形有无数条高。
4.辨析PPT出示。
刚刚你们看到的这两条线段是高,那这条是高吗?
生:不是,不是垂线
那这条是垂线,那它是不是高呢?
生:不是,没到顶
顶是什么意思?
生:梯形的底
横着的这条线段是高吗?说说原因
生:也不是,因为它不在底上。
三、知识运用
1、我们已经了解了梯形的高,你能不能运用认识梯形高的方法来认识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的高呢? 认一认。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图形的高,思考:
活动2: 仔细观察三种图形和小组内的成员一起讨论!
1.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高和什么有关系?
3.高在什么位置上?
学生讨论,并用气泡图的方式画一画,高和什么有关系。
生:……都是虚线
我们画高的时 候,用的都是虚线,不要忘记垂直符号哟!
生:都是垂线。都有垂足。
高指的是上底和下底间的垂直线段。
与高对应的就是底。 因此,底与高是对应出现的。垂直符号标在底上。
为了方便 我们以后的计算面积,我们一般都说“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与底垂直的线段就是高” (板书) 。
解释应用,强化新知
1.对于高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高是怎么画的呢?我们来看个视频。
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
(1)画高要用到什么工具?
(2)怎样才能画正确?步骤有哪些?
你学会画高了吗?试一试、画一画。
(学生先说,再画)
学生展示 汇报,说画法。
2.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画高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吧!
(1)打开书 52 页,独立完成 1、2 题,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 么画的。
(学生展示,汇报)
(2)画一画,说画法。
五、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认识底和高
从一个顶点引出与底垂直的线段就是高
作业布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2 认识底和高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 认识底和高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质疑探究,展示提升,拓展应用,反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 认识底和高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