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拓展提问,完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立体空间比较强
难点分析
图形与几何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教学方法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游戏:猜一猜
1.《盲人摸象》的动画片,边看边想,有什么启发?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对,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千万不能象盲人一样,只看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观察1.师:猜一猜这是谁?
2.公布结果。问: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猜对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后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后面。用一些列子(车、学校)。板书:正面、侧面、后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后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小组内交流,“我坐在小熊的( )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
1、原位观察,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熊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4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熊的后面,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熊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熊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好。为什么同一只小熊,为什么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 不同)
2、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小熊,怎么办?
(可以把小熊转一转,也可以每个人围着熊转一转)
讨论:对比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进一步体验:把小熊转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练习数学书的习题。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小熊、数学书,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请拿出矿泉水瓶,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瓶,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完善板书板书(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 可能 不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出示教室的正面、侧面、后面让孩子们判断
2、数学书第68页的做一做及茶壶的连线题。
3、出示一个长方体让生说一说长方体的正面图、侧面图、上面
的平面图。
4、从它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基础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 观察物体(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总结方法,提升认识,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