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共6页。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______→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______→实验分析→得出______→反思与评价。
    2.根据生活经验和生物课上所学的呼吸作用,可推断出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3.古代炼丹对化学的贡献:发明了许多的器具、发明了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等。
    4.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______,
    (2)关注物质的______,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5.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如果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两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部分温度最高,因此,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部分。
    6.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是现象;______是用途。
    8.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
    9.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
    10. 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1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④D.①②③④
    1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
    参考答案
    1.作出假设 数据 结论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2.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解析】人的呼吸作用是利用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与氧气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生活经验和生物课上所学的呼吸作用,可推断出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3.过滤 蒸馏
    【解析】略
    4.性质 变化
    【解析】略
    5.外焰 内焰 焰芯 外焰 外焰
    【解析】将酒精灯点燃,可以看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内的叫焰心,温度最低;中间的叫内焰,最外面的叫外焰,由于外焰和空气接触,燃烧最旺,温度最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一根火柴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根据火柴梗不同部位炭化速度的快慢来判断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为了提高加热速度,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6.提出问题 解释与结论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1)(3)(4)(2)(5)
    【解析】(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故填:提出问题;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解释与结论环节,故填:解释与结论;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故填:猜想与假设;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露,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填:进行实验;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故填:反思与评价;
    (6)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1)(3)(4)(2)(5),故填:(1)(3)(4)(2)(5)。
    7.② ④ ⑥
    【解析】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故②是化学性质;④是现象;⑥是用途。
    8.A
    【解析】A、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属于做出假设,选项A正确;
    B、该说法提出了一个假设,没有提出问题,选项B错误;
    C、该说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假设,没有制定具体实验计划,选项C错误;
    D、这是在实验之前提出的假设,不是实验结论,选项D错误。故选A。
    9.D
    【解析】化学研究范畴的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D.
    10.B
    【解析】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3.浮在水面上 小 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水雾/小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1)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二氧化碳。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的一般步骤,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文件包含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导学案解析版doc、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导学案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